-
2013年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來到北京地鐵8號線南鑼鼓巷站施工現場,看望和慰問春節期間堅守一線的中國鐵建員工。當他聽到中國鐵建的前身是鐵道兵時,總書記滿含深情地說:“鐵道兵是一支能幹的隊伍,對祖國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
總書記的讚許,跨越時空界限,既是對昔日的鐵道兵、今天的中國鐵建為祖國建設作出卓越貢獻的高度讚譽,也是對這支隊伍悠久的曆史傳承和偉大的精神血脈的充分認可。
-
70多年來,這支英雄的隊伍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始終不忘初心、接續奮鬥,一代又一代鐵道兵和中國鐵建人牢記使命、薪火相傳,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新中國建設以及新時代的征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
偉大實踐鑄就偉大精神。70多年來,在書寫傳奇的奮鬥中,鐵道兵和中國鐵建人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踐行著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同時也鑄就了以偉大鐵道兵精神為源頭的中國鐵建精神,形成了彰顯鐵道兵和中國鐵建人鮮明政治品格和獨特精神魅力的鐵道兵精神、登高精神等偉大精神。
-
一曆史是精神的展開,精神是曆史的升華。不斷從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係中汲取養分的鐵道兵精神,如同一粒種子,經曆了血雨腥風、艱難困苦的洗禮之後,最後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展開70多年氣勢磅礴的畫卷,從“野戰軍打到哪裏,就把鐵路修到哪裏”,到築就“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再到被譽為“鐵道建設突擊隊”......鐵道兵精神從曆史深處走來,源遠流長。她是鐵道兵和中國鐵建人的紅色根脈,深深熔鑄著這支隊伍的政治信仰,鑄就了這支隊伍的文化自信。她不僅是鐵道兵和中國鐵建人獨有的標簽,更成為社會廣泛共享、共知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1978年7月4日,葉劍英元帥為成立30周年的鐵道兵題詞:“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自此,“逢山鑿路,遇水架橋”成為鐵道兵精神的高度概括。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2023/1229/680w384h20231229014951768581.jpg
-
鐵道兵成立30周年葉劍英為鐵道兵題詞2021年9月23日,中國鐵建召開新時代中國鐵建文化與品牌發布會,正式將“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確定為新時代中國鐵建企業精神,將“聽黨指揮,人民至上;令行禁止,敢打必勝;以苦為榮,勇爭一流”確定為其核心內涵。“聽黨指揮、人民至上”是鐵道兵的政治本色。為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黨指向哪裏,鐵道兵就奔向哪裏,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哪裏需要哪裏去,哪有困難哪安家。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312/29/1080w1497hf_1703828937213192.jpg!1024x1024.jpg
-
鐵道兵戰士們在通(遼)霍(林河)鐵路修建中劈山築路鞍馬猶未歇,戰鼓又催征。剛剛從朝鮮戰場走下來的鐵道兵,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轉戰大江南北,服務經濟建設。1954年至1983年間,鐵道兵走小路、修大路、穿戈壁、駐荒原,先後擔負黎湛、鷹廈、成昆、嫩林、襄渝、青藏、南疆等52條鐵路幹支線和北京地鐵等一大批國民經濟發展急需的鐵路和地鐵建設任務,共建成鐵路12590公裏,占全國新建鐵路的近三分之一。千年大計雄安新區橫空出世。中國鐵建心懷國之大者,在央企中率先設立工作組,第一家進駐實體公司、承接勞務輸出,喜獲“雄安第一標”,投身京雄高鐵建設,為國分憂、為民服務。“令行禁止,敢打必勝”是鐵道兵的製勝法寶。紀律如鐵、政令暢通,是鐵道兵的優良傳統;百折不撓、誌在必得,是鐵道兵的鮮明特征。為打勝每一場戰鬥,為完成每一項任務,為攻克每一個難關,鐵道兵不畏艱險、不懼犧牲,誓把紅旗插上高地。兵改工之前,共有8314名鐵道兵將士為國捐軀,其中在國內鐵路建設中犧牲的有6615人,是和平時期犧牲最多的一支部隊。鐵的信仰、鐵的紀律、鐵的作風、鐵的擔當,造就了無堅不摧、讓黨和人民信賴的鋼鐵隊伍。“以苦為榮、勇爭一流”是鐵道兵的鮮明品格。不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鐵道兵不畏難、不服輸,時時爭先進,處處爭一流。“離別了天山千裏雪,但見那東海萬頃浪”,他們肩扛一頂帳篷,手牽兩根鋼軌,唱著《鐵道兵誌在四方》,不停地向著險山惡水、戈壁荒灘、高原冰川挺進,向著沒有路的地方挺進,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立下赫赫戰功。從曆史深處走來,時刻準備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鐵道兵精神就像一束光,既昭示來路,又指明去路,激發著一代代鐵道兵、一代代中國鐵建人,不怕流血犧牲,不畏市場浪潮,用鐵道兵精神鑄牢企業信仰、擦亮企業品牌,以“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勇氣和智慧迎接新的挑戰,開創新的未來!二聽黨話,跟黨走,一切為了人民,是鐵道兵和中國鐵建人鮮明的政治底色和矢誌不渝的情懷。70多年來,從未改變。戎裝在身,則肩負華夏安危;解甲轉工,則心係國家建設。無論身份如何改變,他們始終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黨指向哪裏,他們就奔向哪裏,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奮力拚搏,勇挑重擔,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建立了卓著功勳。智破難題,孤身攀登舊中國最高橋墩;一塊木板作掩護,3天連續爆破百餘次,炸平5座橋墩頂麵,提前完成隴海鐵路“8號橋”搶修;入朝作戰,從龍津江大橋到清川江大橋,憑借半截鋼軌登上17米高橋墩,用“鋼軌架浮橋”法12次架設鐵路浮橋,保障鐵路通車,最後把33歲的生命永遠地留在了朝鮮大地————他是誰?他就是“登高英雄”楊連第!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這就是“信念堅定、勇於攀登”的登高精神!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312/29/1080w1115hf_1703828937499751.jpg!1024x1024.jpg
-
楊連第帶領18名勇士搭架雲梯,成功把紅旗插上45米高的墩頂“勇於攀登”是因為始終懷揣著報效祖國、造福人民的堅定信念,才能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迸發出驚人的勇氣與智慧,立下不朽的功勳。搶修清川江大橋時,部隊遭遇40年不遇的洪水,不諳水性的楊連第被巨浪卷入6米多深的江中,當戰友們在百米外將他救起時,不省人事的楊連第仍然緊握著那把從不離身的鐵鉗。戰友們問他為什麽不把鉗子扔掉,他說:“扔了還怎麽工作啊?”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312/29/1080w1401hf_1703828937752802.jpg!1024x1024.jpg
-
楊連第帶領戰友用鋼軌就架浮橋“勇於攀登”不僅僅是一個直觀的動作,更是危急時刻敢於挺身而出的勇氣和擔當精神,是麵對困局主動迎難而上的智慧和首創精神,是為達目的不計個人得失的決心和頑強毅力。這些品質伴隨著楊連第的一生,也深深烙印在了鐵道兵和曆代中國鐵建人的骨髓裏。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70多年來,“登高精神”的火種撒遍大江南北,無數“楊連第”式的英雄模範前赴後繼、篳路藍縷,以生動的實踐不斷充實和豐富著“登高精神”的內涵,使“登高精神”代代相傳、永葆生機,引領鐵道兵和中國鐵建曆經多次重大變革而屹立不倒,成為指引中國鐵建人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價值燈塔。三源於鐵路,長於鐵路,心係鐵路,生生不息。中國鐵建人的精神,與一條條縱橫在祖國大地上的鐵路一般,延伸在中國鐵建人精神文化世界的“地圖”裏。猶記當年鏖戰急。1952年11月,鐵道部中南設計分局(鐵四院前身)工程師方世錞等人,靠著老鄉們的自行車,在八桂大地上開啟了黎湛鐵路的勘察設計工作。當時的鐵路沿線,仍有殘餘的土匪。設計人員冒著遭遇土匪的風險沿線開展勘察,啃饅頭、睡牛棚,走小路、修大路,僅用6個月完成全線初步設計。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312/29/1080w739hf_1703828938012896.png!1024x1024.jpg
-
黎湛鐵路橋梁鋪架施工“關鍵是快,要用搶修的精神、戰鬥的姿態迅速搶通!”1954年8月,黨中央一聲號令,抗美援朝載譽歸國、戰塵未洗的鐵道兵部隊以臨戰的姿態擔負起黎湛鐵路的搶建任務。聽黨指揮、聞令而動,服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司令員王震毅然立下“黎湛鐵路最多兩年就可以完成”的軍令狀。一腔熱血灑枕木、一身傲骨鍛鋼軌,鐵道兵以上率下,分秒必爭。鐵道兵司令部從北京移駐廣西貴縣施工現場,王震親臨前線指揮。現場就是戰場,鐵道兵戰士始終保持戰鬥姿態,夜以繼日、分秒必爭,一個月無法洗澡、拿大洋釘當筷子、吃著飯睡著了的現象司空見慣;軍民協作,眾誌成城,廣西、廣東十萬餘民工投入大會戰,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1955年7月1日,黎湛鐵路正式通車,創造了中國鐵路建築史上的奇跡。“靠前指揮、現場即戰場”的黎湛鐵路精神與這一奇跡一起,鐫刻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熠熠生輝。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312/29/1080w569hf_1703828938337577.jpg!1024x1024.jpg
-
1955年5月19日,黎湛鐵路提前6個月全線鋪通,7月1日正式通車,創造了中國鐵路建築史奇跡一切偉大的奇跡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成昆鐵路的建設亦是如此。華羅庚在成昆鐵路建設工地調研的日子裏,耳聞目睹了許多鐵路建設者們的英雄事跡。他詩情勃發,寫下一首《西江月》:今日梅花怒放,明朝杜鵑滿山。鐵道兵巧手繪藍圖,彩虹鋪上雲天。不畏艱難險阻,何懼水深石頑。十萬大山已鑿穿,凱歌直衝霄漢。以詩為證,名垂千古。1964年8月,黨中央發出“成昆鐵路要快修”的號召。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鐵道兵第一、五、七、八、十師及獨立機械團、獨立汽車團擴編至18萬人,向大西南集結,成為成昆鐵路建設的主力軍。成昆鐵路修建裏程1083公裏,其中鐵道兵部隊承建667公裏,是名副其實的主力軍。1970年7月1日,被聯合國稱為“象征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跡之一”的成昆鐵路建成通車。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312/29/640w442hf_1703828938484151.jpg!1024x1024.jpg
-
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正式通車在這場艱苦卓絕的考驗中,鑄就了“忠心報國,迎難而上,自立自強,無私奉獻”的成昆鐵路精神。“迎難而上”,是鐵道兵心懷國之大者、勇於擔當的英勇氣概,是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精神的充分體現。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312/29/1080w1080hf_1703828938698476.jpg!1024x1024.jpg
-
1958年,被聯合國譽為人類征服自然“三大奇跡”之一的成昆鐵路開工建設黨中央一聲號令,鐵道兵不講條件、快速集結,把工地當戰場,爭分奪秒,毫不退縮。麵對“地質博物館”,他們迎難而上,全力攻堅,開創了18項中國鐵路之最、13項世界鐵路之最。“無私奉獻”,是鐵道兵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在經濟落後、物資匱乏、環境惡劣等條件下,最為突出、最為高貴的精神品質。據不完全統計,1964年到1970年間,有2100多名鐵道兵犧牲在成昆鐵路線上。18萬鐵道兵,以“一公裏一忠魂”的無畏付出,書寫著蕩氣回腸的時代史詩,沿線22座烈士陵園,永遠緬懷為了祖國建設獻出生命的赤膽忠魂......四走出國門的中國鐵建人,“鐵”的責任和擔當也從未褪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在自身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供高達9.88億人民幣的無息貸款援建坦讚鐵路。鐵道兵和其他隊伍5.6萬餘人次奔赴非洲,以堅定的信念、非凡的毅力,用了不到6年的時間提前建成工程質量一流的坦讚鐵路,打消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坦讚鐵路要建十幾年”的空談闊論。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312/29/1080w986hf_1703828938936612.jpg!1024x1024.jpg
2023-12-29
13:48:00
中國路麵機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