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經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後,迎來了寒冷的冬季。但中國似乎就選擇了這個冬天作為破繭成蝶的突破口,國家工程機械“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將關鍵零部件作為發展的重點,直指工程機械行業軟肋。這表明了中國振興工程機械行業的決心,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也將重新洗牌,而一直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吃偏飯”的外資與合資企業,在國家扶持自主創新的大潮中又將何去何從呢?資深業內專家作了如下分析:
風景這邊獨好: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未來仍有較大增長
工程機械市場在世界範圍內持續降溫,大批行業巨頭落馬,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國內外企業普遍感受到了寒意,普遍保持低調。但中國的投資前景卻仍被廣大企業看好,業內也普遍認為中國工程機械市場仍優於其他成熟市場。雖然2012年中國政府為抑製通脹而推出緊縮措施致使中國的需求放緩,但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其增長仍會快於其他成熟市場。十二五期間大型工程機械項目的建設仍然如火如荼,是中國經濟的一大增長點。預計2012年中國建築設備市場將增長10%.卡特彼勒集團總裁理查德-萊文(RichardLavin)在伊利諾伊州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作為卡特彼勒的最大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繼續以“相當快的”速度增長。他表示:“就我們在中國的未來而言,我們感到樂觀和充滿信心。”外資企業紛紛加大在中國的市場投資,希望在未來占有更多市場份額。
新《目錄》出台:中國提高門檻拒做“代工廠”
麵對外資企業磨刀霍霍的熱情高漲,中國政府卻是提高了外國資本進入中國的門檻,並給外國投資者在中國享受的7年優惠畫上了句號。如日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全文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以下簡稱新《目錄》),將汽車整車製造條目從“鼓勵類”中刪除。但同時繼續保持對核心配套件的優惠政策,繼續將液壓等核心技術列為“鼓勵類”.從新《目錄》內容來看,國家在引導外資投向上與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一致,都是為了促進製造業改造提升、培育戰略新興重數量,而是更加重視質量,以增量調整存量,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的績效。據共贏網專家分析,中國這一舉措提高了外資進入中國製造業的門檻,同時有助於打造我國的自有品牌,增強我國核心配套件的研發能力,扭轉中國正在成為外資企業的“代工廠”的趨勢。
外資企業要拿出誠意,合作共贏
中國已經下定決心要在這個蕭條的冬季打破外國企業在核心配套件上的技術壟斷、實現工程機械行業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所以2012對中國工程機械市場來說,不僅將是錯綜複雜、強弱更加分明的一年,也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各企業將重新洗牌,重排座次的年份。無論是中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而廣大的外資企業如果不想被摒棄在中國市場之外,就應該認清形勢,抓住機遇。不久前爆出2010年奇瑞和捷豹路虎簽訂合資公司諒解備忘錄但隨後又中止合作的真相,內部人士稱是由於發改委要求新的合資項目需外方把發動機項目拿到中國來投產,所以雙方需要就發動機重新磋商。由此看出其實主管部門希望傳遞的畫外音都很明確,市場一直歡迎你們來,但來的前提是不要簡單地把中國看成一個“代工廠”,中信債券某資深汽車分析師態度很直率,“無論你願不願意,要來中國,首先要拿出合作的誠意。”更何況在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日益上漲,中國製造的優勢正在削弱,外資企業如果不拿出核心技術,恐怕無法在中國保住原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