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國東北南部的沈陽經濟區,毗鄰渤海,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地帶,與日本東京、韓國首爾、蒙古烏蘭巴托、俄羅斯伊爾庫茨克處於等距離的輻射線上,是歐亞大陸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門戶。
進入“十二五”以來,被確立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沈陽經濟區,正在努力打造中國新型工業化的“樣板”。
精心構想沈陽經濟區
多年的籌劃和準備,中國規模最大、門類齊全、配套完整的裝備製造業和原材料工業基地,積累了完成新型工業化理論向實踐轉換的多方麵要素載體和基礎保障,打造沈陽經濟區的條件趨於成熟。
2010年4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沈陽經濟區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標誌著沈陽經濟區成為繼深圳、浦東、天津濱海、成都、重慶、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後,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第八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如今,曾經的遼寧中部城市群,已變身為振興東北的先導區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遼寧省提出,到2020年沈陽經濟區將基本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綜合實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
“一體化”交融遼寧中部八城市
沈陽經濟區是以沈陽市為中心,在半徑百公裏範圍內,涵蓋沈陽、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阜新、遼陽、鐵嶺八個省轄市的新興經濟區,一體化是這個經濟區的突出特點。
為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工作和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當地省市兩級政府建立了推進沈陽經濟區發展的長效協調機製和專職管理機構,區域內重大基礎設施實行統一規劃建設,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工商管理、人才教育等領域的一體化改革已初步形成。
剛剛過去的2011年,沈陽經濟區的一體化進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先是沈陽、撫順、鐵嶺三市成功並網共享024區號,實現“通信一體化”,每年可節省6.9億元人民幣通信費用,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一體化帶來的實惠。
隨後,鞍山、本溪等六個城市完成醫療保險異地就醫信息係統建設,實現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卡通。如此“一卡通用”既避免了異地醫療費用報銷的繁瑣過程,也從源頭上遏製了虛報、偽造醫療費用的行為。
接著,遼寧省有關部門與沈陽經濟區八城市市長簽署沈陽經濟區一體化合作發展框架協議,進一步明確了八城市在教育、社保、交通、衛生、金融、檢驗檢疫等方麵的合作意向,共同推進沈陽經濟區一體化進程。
正如遼寧省副省長陳超英在2012年2月召開的沈陽經濟區工作會議上所說,一年來,沈陽經濟區在消除行政壁壘、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一體化方麵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據統計,沈陽經濟區八城市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48億元,同比增長13.3%,占遼寧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63.3%。
“雙輪驅動”打造中國樣板
在獲批全國第八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後,沈陽經濟區正式成為為中國新型工業化創造新經驗、作出新示範的“先行者”。為適應這一角色的轉變,沈陽經濟區提出施行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雙輪驅動”戰略。
戰略的施行拉開了沈陽經濟區新型城鎮化的序幕,38個新城新鎮從此“崛起”。
記者從沈陽驅車沿新建的沈本產業大道前往沈溪新城,沿途看到的是正在建設中的產業基地;到達新城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生物製藥研發大樓,一座被譽為“中國藥都”的新城已然形成。
作為沈陽經濟區38個新城新鎮之一的沈溪新城,是沈陽和本溪之間建設的一座生態新城,自啟動以來,已有沈陽藥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修正藥業、天津天士力、遼寧成大等百餘家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業相繼入駐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集科技研發、企業孵化、生產製造、商貿物流、中介服務、教育培訓等功能齊全的配套格局。
沈溪新城管委會主任林艾民告訴記者,沈溪新城已同時擁有國家級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國家級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綜合性大平台、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共4個國家級品牌,這在全國同類醫藥產業園區中隻此一家。
與沈溪新城有生物製藥產業支撐一樣,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石化、航空製造、鋼鐵深加工、化纖原料等幾十個主導產業集群已成為沈陽經濟區38個新城新鎮發展的核心力量。
統計顯示,2011年,沈陽經濟區38個新城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46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有18個新城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億元。目前,沈撫新城、蒲河新城、永安新城等一批節點新城已成為經濟區連接帶上的新“地標”。發韌於當年的創意性構想已經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遼寧省發改委副主任劉始傑說,沈陽經濟區的改革和發展已步入“深水區”和“攻堅期”,要進一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體製機製創新、連接帶新城新鎮建設、產業集群發展和區域一體化進程,使之早日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