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世界經濟的大調整、大變革、大發展,為我們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建設中原經濟區戰略的深入實施,為我們的發展帶來了更為難得的機遇;許昌多年來的改革發展積澱,為今後蓄勢崛起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張國暉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就2012年如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建現代城鎮體係、完善現代產業體係、推進改革開放、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麵實現新突破,給出了具體而又明晰的答案。
核心提示
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是河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相輔相成。推進“三化”協調發展是破解河南當前發展中若幹重大問題的關鍵環節。怎樣在這一進程中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許昌實際的科學而正確的道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此有深入的闡述。我們有理由相信,許昌確定的以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平坦。
關於新型城鎮化
精讀:【新型農村社區·77個】
報告原文
“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實現新型城鎮化的戰略基點,全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重要舉措
堅持“政策先行、科學規劃、產業為基、就業為本、群眾自願”,統籌做好中心鎮區和鎮域內新型農村社區的規劃建設;
積極探索完善相關政策,著力解決“地、房、保、錢、管”等五個方麵的問題;
創新建設模式,抓好計劃啟動的77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集中力量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切入點,加快推進“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試驗區建設,為全市作出示範。
精讀:【許昌新區·153個】
報告原文
“按照‘四區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和‘主副兩中心、四區加兩翼’的空間布局,堅持‘四個優先’,全麵掀起建設高潮。”
重要舉措
突出“國際視野、許昌特色”,認真落實新區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主副中心城市設計,高標準、高水平抓好建設;
實施“1516”項目投資計劃,抓好總投資425億元的153個重點項目建設;
全麵加快主副中心建設,著力推進“十路一軸一湖一廊”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承載能力;
積極推進社區改造和管理,紮實做好群眾就業、就醫、入學和社會保障工作。
精讀:【組團·124個】
報告原文
“加快‘一中心、五組團、30個中心鎮’建設。把中心城市作為以城促產、以城帶鄉的主導力量,科學謀劃借助鄭州、強化支撐、加快崛起的重要舉措,積極與鄭州高效聯係、融合發展。”
重要舉措
加快老城區改造提升、東城區完善提質、開發區提速增效,實施好124個城建基礎設施項目和51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分別完成年度投資54.9億元和85億元,著力增強中心市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合理確定五個組團城市的功能分工,打造比較優勢,完善城市功能,實現各展所長、功能互補、錯位發展、內涵提升;
堅持用現代城市理念和標準規劃建設小城鎮,全麵啟動30個中心鎮建設;
加快推進新元大道、許禹快速通道、國道107線長葛北段改建工程,做好許昌至新鄭國際機場、禹州至襄城、長葛至禹州等快速通道建設前期工作,完善中心城市和縣(市)組團間的城際快速交通體係;
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認真落實創建工作三年工作方案,確保一年鞏固基礎、兩年抓好提升、三年全麵達標;
積極拓展數字城管應用領域,實現環城公路以內區域和許昌新區全覆蓋,全麵提升城市數字化、精細化、燈飾化管理水平。
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
經濟發展速度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發展質量和生態環境好於全省平均水平。到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突破24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人均生產總值突破5萬元,處於全省領先位置;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150億元,年均增長16%以上;城鎮化率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達到52%以上;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全麵提高,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為到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2012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外貿出口總額增長19%,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1%;城鎮新增就業6.2萬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6.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4%左右;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關於新型工業化
精讀:【集聚區·10億】
報告原文
“圍繞‘調規劃、擴空間、破瓶頸、促跨越、育集群、爭位次’,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區‘2623’提速計劃,確保全市產業集聚區建設繼續保持全省領先位次。”
重要舉措
以抓好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培育超百億元的企業(集團)、打造千億級的產業集群為目標,強化上下遊企業合作,拉長產業鏈條,形成規模優勢,建設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集聚區。
推動產業集聚區規劃布局調整,擴展發展空間。
加快基礎性設施、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承載能力,完善服務功能。
精讀:【產業結構·2000億】
報告原文
“深入實施三大主導、四大特色、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做強做優主導特色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整壯’產業,力爭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特色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8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60億元。”
重要舉措
以重點領域的優勢企業為核心,突出抓好省重大科技專項和企業研發平台建設,加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申報力度,深入開展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建設工作,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大力實施質量提升、品牌帶動、標準化戰略工程,積極開展知名品牌產業集聚區創建工作,新培育省級名優產品6個以上。
加快企業上市步伐,力爭1家至2家企業成功上市。
紮實推進重點企業培育工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達到5家。
精讀:【服務業·12個】
報告原文
“認真實施2012年服務業提升計劃,力爭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
重要舉措
深入推進“3615”現代物流業提速工程,加快六大物流園區和十大特色產業物流中心建設。
著力打造3張文化旅遊品牌,重點培育鈞瓷、發製品、生態文化和傳媒創意四大產業集群,促進文化旅遊產業集群發展。
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灞陵橋景區、神垕古鎮綜合開發等12個重大文化旅遊產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2.5億元。辦好各種節會活動,力爭全年接待旅遊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12%。
積極引進外埠股份製商業銀行,推進許昌銀行增資擴股,加快農村商業銀行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組建步伐,防範金融風險,做大、做強金融產業。
規劃建設市區商務中心區和縣(市)城區特色商務區,打造城區經濟發展載體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完善主城區、新區服務業專項規劃,加快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推進“農超對接”。
●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設,積極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大力發展信息服務、創意設計、社區服務等新型業態。
精讀:【節能減排·控製】
報告原文
“嚴格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製、一票否決製,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重要舉措
●抓好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節能降耗,實施重點節能工程。
●加強產業準入管理,加快淘汰落後產能。
●嚴格執行水資源管理製度、市級統籌排汙總量指標,促進環境容量高效利用。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控製汙染排放,推進城鎮汙水處理、垃圾處理、規模化畜禽養殖汙染治理等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減排效益。
●紮實開展清潩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推進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
●倡導低碳生活,實施低碳經濟發展規劃,開展公共領域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
●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大周鎮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建設。
■ 關於新型農業現代化
在河南許昌天和現代農業蔬菜生產基地,一名員工正在收獲無公害蔬菜。為提高農田集約化種植效益,近年來,我市瞄準港澳市場,采取“客商+公司”和“新經濟組織+農戶”等多種形式大力建設輸港澳無公害蔬菜基地。記者 牛書培 攝
精讀:【糧食·650萬畝】
報告原文
“穩定糧食種植麵積,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市糧食種植麵積穩定在650萬畝,糧食產量穩中求增。”
重要舉措
●大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按照“合理規劃、綜合配套、穩定麵積、主攻單產”的原則,建設百畝方18個、千畝方24個、萬畝方23個。
●繼續開展“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行動,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測土配方麵積在88%以上,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和應急防治。
精讀:【農業集群·6.5萬畝】
報告原文
“以農業公司為抓手,突出基地化、標準化、規模化、信息化,打造‘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
重要舉措
●在“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試驗區規劃建設20萬畝高產農業科技園、5萬畝高效農業科技園和5萬畝生態農業科技園。
●突出抓好許昌鄢陵花木產業集群試點建設,全年新增花木麵積6.5萬畝。
●加快建設河南省畜牧產業化(生豬集群)襄城試驗區,畜牧業產值突破140億元。
●抓好糧食生產加工集群建設,全市糧食加工能力達到110萬噸。
●加強規劃,啟動建設百年濃香煙草集群,加快推進許昌農機物流園和糧食物流園建設。
●大力發展農業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家。
精讀:【基礎設施·300公裏】
報告原文
“加快農田水利、河道治理,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完善鄉(鎮)、村水利服務體係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資源保障和防洪除澇抗旱能力。”
重要舉措
●突出抓好襄城縣北汝河綜合治理工程、鄢陵縣引黃調蓄工程等12個水利項目,完成農田水利“最後一公裏”工程建設34萬畝。
●新解決農村居民安全飲水16.3萬人,改造農村公路300公裏,新建農村戶用沼氣1萬口、大中型沼氣工程5座,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提升改造工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持續提升林業生態建設水平,完成林業生態建設2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