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新疆、天津、河北、北京、湖北、寧夏、四川等省市區域發生多起假冒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欺騙客戶,刺探商業情報的事件。”
5月30日晚,上述《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分公司發布嚴正聲明》突然出現在網上。
雖然假冒該公司人士的身份並未查明,但中聯重科督察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被冒充”的現象確實存在,而且是從近期才發生的。
事實上,從一線業務員的激進策略、互挖牆腳,到企業高管間的相互指責乃至口水對罵。今年以來,工程機械多家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
競爭的背後,是難以掩蓋的行業現狀。隨著政策紅利的消失,工程機械行業市場淡季提前到來。在此背景下,一波以“零首付”為代表的激進銷售策略接連上演。
不過,隨著近日來國家政策著力於“穩增長”,工程機械業有望在機場等重大建設項目、水利投資建設、水利建設、保障房建設、城鎮化建設等多個方麵“重現生機”。
瘋狂“零首付”
5月中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一家小型施工公司采購員”的身份(欲采購15台罐體容積為12方的混凝土攪拌車),先後聯係兩家工程機械巨頭——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銷售係統人士,他們均稱可以“零首付”購車。
中聯重科某分公司銷售經理陳剛(化名)明確表示,若按揭購買,在正常情況下,首付是20%,但如果誠心要買,可做到“零首付”。
據陳剛發來的一份資料顯示,以一台報價46萬元的攪拌車為例,正常的按揭首付為20%,即9.2萬元。
對於這部分首付款,陳剛表示,“我要求公司給你墊付。”
陳介紹說,在46萬元的車價中,由公司墊付的9.2萬元(占比20%)可不收購買者的利息,買家隻需付銀行貸款36.8萬元(占比80%)的利息即可。
“15台攪拌車您準備40萬元現金,就可以把車發給您,還給您加送1年保險,這樣上牌時就不用買保險了。”陳剛表示,這40萬元現金主要用於支付手續費等費用,從下單到提車,僅需10天左右。
當記者提出“其他企業的條件更有吸引力”時,陳剛隨即拋出一個“更大的禮包”:“16台車,(準備)20萬怎麽樣?”
同樣,徐工機械的銷售人員也“操作”出了“零首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徐工集團官網的客服人員,聯係上該公司某辦事處主任徐先生。聽到采購意向後,他發來一份《徐工6×4攪拌車光大銀行按揭方案》,一台淨車報價為41.32萬元的徐工6×4攪拌車,包牌價為51.02萬元。
徐先生說,如果采用按揭方式購買,正常情況下需要首付30%,即12.396萬元。此外,前期還要付保證金、擔保費、貸款手續費、GPS設備費、上牌費等約8萬元。
但是,如果資金不足,同樣可以操作成“零首付”。這樣的話,上述車型的貸款額同樣為“七成”,即495000元,且這一貸款額是包牌包手續費的全包價格。
包牌價51.02萬元的車,為什麽總價“飆升”到了707143元?徐先生解釋說,這其實是“零首付”貸款的一種操作方式,“就是把車價做高,多貸款。”
記者采訪獲悉,“零首付”早已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公開的秘密。
惡性競爭加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零首付”等事關價格的策略,隻是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惡戰的冰山一角,一線銷售員互挖牆腳、“諜中諜”等招術也大行其道。
在記者連日來接觸的多位工程機械銷售員中,部分銷售員為了交易達成,竟給記者開出可以平分提成的“條件”。
因此,出現本文開始那則《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分公司發布嚴正聲明》,也就不足為奇了。
該聲明還透露,2012年5月5日下午,競爭對手公司員工在北京亦莊某客戶施工現場,冒充中聯重科總部人員欺騙客戶時,當場被發現,北京亦莊博興派出所迅速出警並傳訊了此人。現該案仍在調查中。
隨後記者致電中聯重科,該公司督察部人士稱,“被冒充”的現象確實存在,而且是從近期才開始發生的。
當記者追問是哪家公司的人冒充時,該督察部人士稱:“競爭對手,反正在工程機械行業裏麵,我也不方便直接說出來是哪一家。”
為進一步確認,記者又聯係上中聯重科媒體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針對此事,稍後會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複。但截至發稿時,記者並未收到該公司的任何答複。
實際上,工程機械企業之間的競爭手段遠不止於此,五花八門,由來已久。過去幾年,“徐工博客門”、“中聯重科短信門”先後見諸報端。在這些事件背後,相關公司又喊冤稱“有幕後推手”。
更有資料顯示,為了爭搶客戶,工程機械行業的一線銷售員還曾拳腳相向。去年1月9日,某工程機械巨頭湖北業務員陳某,被湖北武漢湛家磯派出所拘留15天。事情的起因是,陳某丟掉一筆業務大單,心生怨恨,尋機報複毆打搶生意的另一家企業的業務員喬某。
針對行業內的種種亂象,去年10月,徐工機械董事長王民曾在首屆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上直言,“我最討厭的就是老是偷人家東西,老是去不擇手段地惡性競爭,這個不好,這違反了中國人的道德思想和文化,也違反了行業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我感覺這樣的競爭不利於企業的發展,也不利於行業的發展。”
財務數據報憂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催生的“4萬億”盛宴,一度讓工程機械企業盡享饕餮大餐。
數據顯示,繼2007年在銷量上成為世界第一後,2010年在銷量與銷售額方麵,中國市場雙雙躍居首位,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最大工程機械市場。
但從2011開始,隨著政策紅利的消失,工程機械企業不得不“啃窩窩頭”。去年一季度,行業還延續著此前的銷售狂潮,但自4月始,由於過度促銷,加之信貸政策收緊,市場淡季提前到來。
到今年一季度,中聯重科、徐工機械、柳工、山推股份、 廈工股份等6家工程機械代表性企業僅實現營收427.6億元,同比下降12.5%;實現淨利61億元,同比下降11.3%。
基於“蛋糕”被壓縮的現實,一波以“零首付”為代表的激進銷售策略接連上演。然而如今激進銷售策略的“後遺症”已經開始顯現。
今年4月相繼出爐的中聯重科、徐工機械2011年年報顯示,這兩家企業的應收賬款增速全部高於淨利潤增速。其中,中聯重科應收賬款達到116.58億元,同比增長67.81%;徐工機械去年年末的應收賬款為97.72億元,同比增長148.36%。
與此同時,工程機械的13家上市公司平均淨利率下滑到了7.38%,遠低於機械設備行業12.13%的均值,其中有10家已低於10%。從毛利率的角度觀察,工程機械的下滑趨勢也突顯出來,不僅連續三年下滑,比起2010年的28.52%,去年的毛利率跌破了27%。
除財務狀況堪憂外,一些現實中的負麵影響也開始成為這些企業不得不麵對的問題。
比如,去年10月在甘肅酒泉曝出“斷裂門”後,中聯重科的融資租賃模式也飽受外界質疑;徐工機械開始遭遇“賴賬者”,其2011年年報中,“壞賬準備餘額”一項已達3747.6萬元,其中嘉峪關市力天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197.529萬元全部計提,淄博海灣經貿有限公司的2400萬元應收賬款計提20%,原因全部是“逾期”……
亟待行業規範
在5月29日召開的中誠信國際-穆迪第5屆信用風險年會上,中誠信國際公司評級部高級分析師鈕楠提醒道,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結構風險正在上升。
不過在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看來,目前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還是處於良性層麵。
“我關注了華為公司的2011年年報。其銷售2000多億元,利潤隻有100多億元,利潤率比三一重工還少,我們的銷售隻有它的四分之一。如果說行業競爭,從整個大環境來看,工程機械行業的環境還算良性,盈利能力還可以,看家電、汽車等行業,幾乎沒什麽利潤。”向文波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在向文波看來,工程機械還是差異化競爭,同質化競爭比較低,客戶能感受到產品的差異。而鋼鐵行業不一樣,軋出來的東西差不多。
但王民希望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來改變目前的現狀。他曾表示,希望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能像美日和歐洲國家的行業秩序一樣,行業協會能夠製定出一些有約束性的規則來促進行業自律,進而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
對此,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協會方麵來講,肯定反對惡性競爭,為此協會也出台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自律公約》,目前來看,總體執行得還不錯。
“零首付這類激進銷售現象一時難以消除,但更關鍵的問題並非零首付本身,而是這種風險能不能控製住,從現在看,(零首付)最後結果多半是沒問題。”蘇子孟說。
“我希望這個行業能遠離惡性競爭,共建一個良性的競爭秩序,不然會出現以前家電行業長期不景氣的局麵,這樣對誰都不好。”向文波呼籲。
回暖契機來臨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家對基建投資再度力挺,被不少業內人士看作是行業回暖的有利契機。
5月23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出了明確信號:要貫徹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穩增長”這股國家政策暖風的有力吹拂中,全國各地的“鐵公基”等各種建設大幕已經徐徐拉開。
在這些大型工程項目中,包括鏟土運輸機械、起重機械、泵送機械、樁工機械、路麵機械等在內的工程機械,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機械。2009年“4萬億”投資啟動後,就在資本市場上拉動工程機械走出了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
如今,隨著又一批財政資金陸續到位,從5、6月份開始,以機場、鐵路、公路等為代表的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快速回升,工程機械或東山再起。
同樣,在水利建設方麵,工程機械行業也大有可為。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水利投資達到3452億元,而未來10年水利投資年均有望達到4000億元。
有水利建設就必將伴隨工程建設,所以在未來十年,總投資4000億元的水利建設必將直接帶動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起重機等工程機械的需求,伴隨著水利工程的陸續開工,工程機械也將借此開拓另一個巨大發展空間。
另外,國家決定大力發展保障房建設。多年來,房地產市場一直是工程機械產品尤其是混凝土設備、土石方機械、樁工機械等的 “主戰場”,其需求甚至能占到每年產品銷售的30%~40%,過去數年,蓬勃發展的房地產行業為工程機械行業的迅猛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中央財政大規模投資保障房建設,工程機械行業或將借此迎來新一輪的發展良機。
雖然從數據看,工程機械行業5月的銷售形勢仍難言樂觀,但相信隨著政策逐漸傳導到位,“鐵公基”等各種大型基建投資全麵回暖,工程機械將逐漸走向複蘇,拐點有望在6月出現,而大幅度的改善時點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現。
然而,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即便行業景氣有所回暖,惡性競爭的現狀也難以改變,“這更多是企業之間競爭環境的問題,無關市場好壞,需要一些更有約束性的條款來發揮作用。”
工程機械行業寄望穩增長
2012-06-06 09:14:20 來源: 中國路麵機械網
導讀:近期,在新疆、天津、河北、北京、湖北、寧夏、四川等省市區域發生多起假冒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欺騙客戶,刺探商業情報的事件。5月30...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http://img.lmjx.net/images/lmjxwxqrcod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