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三一裁員的消息不斷,作為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三一是否真的在變相裁員,更是引發媒體關注。昨日,記者來到三一長沙總部進行實地調查,一探究竟。
研發大樓裏氣氛融洽
員工稱下車間培訓,並非強製
“公司對研發人員非常重視,研發投入上不封頂,並一直視研發為核心競爭力,對研發人員的培訓更是花盡了心思,比如深入車間的崗前培訓、卓越工程師的培訓,自己都有親身參與,但這些培訓,研發人員都非常喜歡,公司針對培訓也從來沒有出台強製性的措施。”三一研發項目管理工程師唐俊告訴記者。
7月9日,記者首先來到了三一工業城裏的研發大樓,唐俊就在這棟大樓裏工作。這棟占地麵積約為17000平米的五層白色建築可以容納1300人左右。在總麵積330萬平方米的三一工業園裏,這棟孵化出眾多世界領先技術與產品的大樓,顯得有些另類,又有些神秘。
在這次裁員風波中,三一的研發人員可謂站上了風口浪尖,坊間更是傳言,三一強製下放研發人員到車間培訓,並稱是變相裁員手段。
研發樓裏,略顯擁擠,過道上甚至都安排了辦公位。每個人都在緊張而忙碌地工作。開會、打電話、圍坐討論,言語間,各種話語交鋒、融合,此起彼伏,氣氛融洽。在這裏,絲毫察覺不出外界有關裁員傳言中的冷肅氣氛。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研發人員。麵對外界的裁員傳言,他們表示均有所了解,但他們並不同意一些媒體的說法。
這些員工都曾有在車間實習過的經曆,他們均表示:“車間實習能非常直接地對公司的產品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懂得公司的生產方式、加工工藝,能對今後的研發工作有一個指導性作用。如果把下車間培訓就理解為變相裁員,實在有些偏頗。”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研發人員下車間的培訓項目在三一早已有之,以前隻針對新入司員工,而現階段,在市場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為了響應集團號召,加大培訓力度,所以才進一步擴大了培訓範圍,把一些儲備人才也納入車間培訓的範圍,這與變相裁員沒有任何關係。
據悉,在三一,從入司開始,研發人員就要進行為期6個月的崗前培訓,包括車間實習、售後實習等環節。這項製度起源於2007年,當年,三一第一次在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工業大學等全國重點院校大規模招聘應屆工程碩士,以滿足三一的人才需求。為培養好這批人才,梁穩根董事長要求人力資源總部拿出與之匹配的培訓方案,最終幾經修改,確定了包括車間實習、產品介紹等長達數月的培訓計劃。
在記者的采訪中,研發人員提的最多的三一首席科學家易小剛的名字。據員工反映,易小剛之所以能成為三一的首席科學家,跟他非常重視一線車間的試驗有莫大關係。“易總一個月總會抽出那麽幾天,深入車間一線,做試驗、調設備。他曾告誡大家,搞研發光在辦公室是搞不出來的。”
車間裏有少量研發人員培訓
但均表示有必要,並稱受益匪淺
走出研發大樓,記者帶上安全帽,在三一工業城裏的各個廠房裏走訪了起來。7月的天氣,甚為炎熱,但車間裏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比起這天氣,更為火爆。
在這裏,記者更為留意起一些相對文靜,手腳並不熟練的一些另類“實習生”。在行業內亞洲最大的18號裝配廠房裏,記者遇到了來自研究總院的王新陽。他告訴記者,他作為研發人員除了呆在辦公室畫圖設計外,在車間實習培訓也是他喜歡的事情之一。
王新陽向記者道出了心聲,他說,研發人才下到車間以及在各係統輪崗培訓,確實是非常必要的培訓手段,他說,研發產品不是生搬硬套,不是完成任務,而是要多問自己,你的產品要達到什麽目的?什麽樣的結構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方法?而來到車間製造一線,讓我比未參加生產實習的人對產品和項目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廖中傑是王新陽的帶班老師,他說,他以前還帶過許多崗前培訓的研發人員,“這些人都比較虛心,並且很珍惜一線的實習經驗,他們都是高興而來,滿載而歸。在我帶的學生中,公司也從來沒有通過下車間培訓的方式,裁過一個人。”
說起三一此次加大研發人員下車間培訓的力度,廖中傑更是道出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三一的研發人才一般較為年輕,對於這樣一支年輕的隊伍,如果不經過基層的鍛煉,一出學校就想衝到研發一線,這對一個視研發為核心力的企業來說,本就是一個危險的舉動。”
另一方麵,據行業專家介紹,在工程機械行業中,標杆企業的研發人才結構中,專家級人才約6 %,高級人才約12%,中級人才約32%,初級人才約50%,各層級比例基本是1:2的關係。而三一相比標杆企業,盡管高端研發人才突出,但研發團隊整體較為年輕,中堅研發人才的基礎還不夠厚實,三一加強對初級研發人員的培養,並提高初級研發人員的實踐功底變得迫在眉睫。
但是,三一為了調整人才結構,把一些初級研發人員分到製造等部門培訓的良好初衷,卻被某些流言解讀為一種對人才的放棄。三一集團總裁更是站出來解釋:“我們不可能讓研發工程師當一線工人。但是如果研發工程師連拆裝機器都不會,連機器的基本構造都不會,如何進行貼近實際的創造和研發。”
談起網上的某些新聞,王新陽有些不解,他說,有些新聞緊緊憑看到辦公室裏坐著幾個人,就判斷三一裁員,這實在很是牽強。“即便如此,如果大家都坐在辦公室,不去調研跑市場,不是鍛煉跑車間,那我們就是坐井觀天,世界500強不是坐在辦公室,就能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