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濰坊,風箏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風箏節”上迎風飛舞的風箏也成為這座城市最亮麗的標誌。
而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濰柴動力、福田重工、歌爾聲學等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企業,正在與“鳶都”的風箏一起,成為濰坊市的城市新名片。
在這些新崛起的城市名片背後,濰坊市中小企業的品牌熱潮也在湧動,這股湧動的潮流中,將有哪些品牌會順勢崛起,成為濰坊的新標誌?
“中小企業是這座城市經濟的生命力,是‘大品牌’生長的土壤。”濰坊市副市長潘強這樣理解中小企業的品牌建設熱潮,“助推中小企業成長,形成一大批有競爭力的品牌,是濰坊從品牌大市走向‘品牌之都’的必經之路。”
不再做“寄居蟹”的中小企業
“一個大型企業,能夠帶動一大批中小企業的發展。”潘強說。
在濰坊,給福田、濰柴這些大企業打工的中小企業有幾百家,例如在昌邑的一個企業,依靠給北汽福田、奇瑞重工等企業提供汽車線束等產品,就能夠實現每年幾千萬的產值。
“這就像"寄居蟹",靠大企業的庇護生存。”潘強進一步解釋,“維持現狀,自然也能夠創造不錯的效益,但從長遠看,缺少品牌和技術競爭力,產品利潤低是必然的,這也成為相當多中小企業無法實現跨越的掣肘。”
依托大企業生存有利有弊,一方麵中小企業從大企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麵,過分依托大企業,也讓中小企業很難走出依靠大企業生存的思維定勢。
“在這方麵,華彤電氣給我們走出了一條新路。”潘強舉例介紹,“這家企業曾經是典型的依托大企業生存的"寄居蟹"類企業,在依靠為福田等企業提供零部件賺取了利潤之後,企業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在鞏固現有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引進先進人才,發展電動車產業,打造自有品牌。今年,該企業投入數百萬資金研發的"華彤"品牌電動叉車將在最近麵世並投入試用,預計一年之內實現量產。”
類似華彤這樣立誌打造自己品牌的中小企業不斷增多,在奎文區,一直做鑿岩機械零部件的中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也將於今年推出他們的“中瑞”品牌鑿岩機整機……這些企業的出現,成為濰坊打造“品牌之都”的優勢所在。
技術與集群,支撐小品牌變大
交流中,“技術創新”是貫穿始終的關鍵詞。
“品牌是需要實力支撐的,沒有技術實力,單純依靠大量廣告,品牌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在這方麵我們也曾經有過深刻的教訓。”
潘強進一步介紹說,為了全麵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濰坊市啟動實施了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計劃,堅持把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在全市廣泛開展“一企一技術”活動,向中小企業提供科研開發、試驗檢測、信貸支持等方麵服務,援助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促進中小企業產品向專、精、新、特發展。“"十二五"期間,濰坊市確定全市重點培育具有獨特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一企一技術"中小企業500家,其中市級重點扶持的企業100家。”潘強強調。
“除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外,我們致力於引導中小企業集群發展,打造集群品牌,一是依托濰柴動力、福田重工、中微光電、歌爾聲學等骨幹企業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二是打造海洋化工產業集群;三是打造了青州花卉、高密鞋業、昌邑染織、昌樂樂器、諸城肉製品、壽光膠合板等縣域產業集群;四是依托新郎集團、仙霞集團、耶莉婭集團、孚日集團、坦博爾服飾、比德文電動車等打造的特色產業集群……”
政府扶持加快品牌成長
作為一個孕育了若幹大企業、強勢產業的大市,濰坊市在培育品牌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給今天成長中的中小企業提供了有益的範本。
“濰坊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大品牌的成長史給我們提供了鮮活的經驗,”潘強說,“在這些已有經驗的參照和提醒下,我們的新政策才能切中要害。”
“去年以來,我們按照省政府關於開展"市場營銷年"、"品牌培育年"的部署,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引導企業品牌營銷策略的轉型,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確定切合自身特點的品牌傳播策略。”
“深入推行全麵質量管理是我們打造"品牌之都"的另一項舉措,通過在全市中小企業中廣泛開展"質量興市"、"質量興企"活動,引導中小企業樹立"以質取勝"的觀念……”
除此以外,潘市長還介紹了濰坊如何從融資、財政、擔保三方麵入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以及通過為企業提供交流指導平台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困惑……
一係列舉措彰顯了濰坊從“品牌大市”到“品牌之都”的決心,“以大企業為依托和樣板,提升中小企業的品牌意識和建設品牌的能力,是中小企業發展的"濰坊模式"。”最後,潘強副市長對濰坊中小企業的發展寄予厚望,“我們期待濰坊的中小企業能夠依托現有優勢,借勢騰飛,為濰坊市建設"品牌之都"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