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歐元區將要第二次跌進低穀,但強大的德國市場和全球經濟的恢複給西歐起重機行業帶來了一線希望,有望走出低穀。
西歐曆來是起重機行業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對全地麵起重機的需求居於全世界最高水平。這些需求的大部分來自德國,占了歐洲全地麵起重機市場幾乎一半的份額。這歸功於德國在經濟危機後的快速恢複,給陷入困境的市場提供了得以喘息的機會。
沒有人能夠指望西歐的經濟會在2011年迅速恢複,少數人認為2012年經濟會第二次跌入深穀,所以整個行業在“等等看”的形勢下已度日多時。
企業已經適應了建築行業中普遍的不確定性,盡量避免因項目拖延或取消所帶來的損失,造成手頭積壓大批不用的設備。
但從另一方麵說,如果不能夠抓住瞬間即逝的機會也是一種損失。
對美國製造商馬尼托瓦克負責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業務的執行副總裁Philippe Cohet來說,保持平衡非常重要,但同時也是困難的。
“對西歐國家來說,在形勢不明了時,我個人的意見是否定的,但這個決定顯然會麵臨各式各樣的挑戰。在目前的形勢下,挑戰之一是買起重機的人會在最後一分鍾才做決定,這使得手頭有貨的製造商才能實現銷售。所以如果交貨期為2、3個月,則可以成交,而讓用戶等6、7個月則會丟掉這筆買賣。
“我們已經大大地強化了我們的供應鏈。這是我們多年推行精益生產的結果,它穩定了流水線的生產和簡化了零部件的管理。”
對於馬尼托瓦克德國威廉工廠來說,這樣做就要完成按訂單組織生產向按銷售預測組織生產的方式轉換。
“幸運的話,接到訂單,按時發貨。不幸運時,起重機則成了庫存,不得不放上幾個月,直到最終找到用戶為止。但這種情況卻縮短了交貨時間,因為有了庫存,隻要幾周就可以發貨,確實對成交有好處。
“這是我們要做的一個重大決策,有時從現金的角度上看是困難的,因為營運資金上漲,但目前這樣做還是相當順利的。”
這種基於“準時製”生產方式的精益生產重組在2011年幫助馬尼托瓦克解決了許多供應鏈的問題,這在財務報告上曾多次提到。
與西歐其他國家相比較,德國的出口業務快速恢複,工程機械零部件供應商很快就發現他們被大量訂單包圍,完全無法及時滿足這些訂單的要求。
多田野的銷售總經理Thomas Schramm解釋說:“我認為許多供應鏈的問題其實是德國的經濟問題。去年德國的經濟確實有所增長,並且是在糟糕的2010年和2009年之後的快速增長。
“由於其它行業要比輪式起重機行業大得多,它們消費了大部分原材料,尤其是液壓元件,如液壓泵等。”
快速複蘇的采礦業確實對供應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他們需要時間來調整某些液壓元件的產量,以便滿足市場需求。
然而,盡管這些通用件的供應問題能夠快速解決,但對在歐洲運營的製造商來說,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於排放標準歐IIIb向過渡第4階段轉換的問題,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將一直延續到2014年第4階段標準正式實施之時。
在進行大量投資的同時,管理好“準時製”生產以滿足全球用戶的需求仍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Cohet說:“發動機排放從第3階段向過渡第4階段的過渡對供應鏈施加了巨大的壓力。這是由於起重機發往不同的地區,發動機不一定非得一樣。這樣做限製了靈活性,不僅僅是限製了製造商,同時也限製了在不同國家經營的跨國租賃商,如Sarens這樣的大公司。
“有時候這些公司在訂購起重機時並不知道這些起重機將在哪個地區工作。而在交貨前幾周,他們會突然打電話說‘順便提一下,這台起重機將去北非工作,發動機排放標準必須是第三階段的’。
“他們打這個電話時就好像發動機是即插即用的裝置,實際上情況要複雜的多!這樣做大大增加了供應鏈的難度,而2014年將會實行最終第四階段排放標準,這又將對我們的供應鏈造成更大的壓力。所有這些都需要及其小心謹慎的管理才行,這是我們麵前最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