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場規模再認識
對於盾構這樣一個全新產業,受多種複雜因素影響,對其的管理或者是統籌協調至今仍處於真空狀態。掘進機械早期是由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進行行業管理,後交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負責。但這種層級的管理實質上是一種放任。最新消息是,隸屬於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中國掘進機工業分會將於7月底正式成立。事實上,目前,盾構產業內目前到底有多少生產企業,相信有關部門都不能掌握。而行業在準入機製、產品標準等方麵更是長期缺失。但願,隨著行業分會投入正常運轉,一些行業內的真實情況將逐步被理清。
前些年包括現在,各種版本的關於國內盾構產業的發展研究報告泛濫於網上,而由於行業管理的缺失,要想對國內盾構市場進行些了解,似乎還隻能依賴這些不怎麽靠譜的研究報告。如果還不至於用占卜術、星象學來形容的話,你的確也搞不清那些國內每年盾構需求規模為150億、200億甚至是300億這樣的數字到底是怎麽被忽悠出來的。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即使是在市場最火爆的年份,國內盾構市場的規模都很難突破100億元大關。
目前,國內盾構裝備市場主要是由標準地鐵盾構、泥水盾構、硬岩盾構(TBM)和異型盾構構成。其中,標準地鐵盾構大約占市場總規模的70%,其他類型盾構占30%。
在目前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如果我們以德國海瑞克的市場占有數量為藍本,相信是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畢竟在概念上海瑞克正占有著國內60%的市場份額,盡管有觀點認為,海瑞克在中國盾構市場的占有率正逐步下降。
據知情人介紹,2010年,海瑞克標準地鐵盾構在國內的產量為27台;2011年為31台;今年為25台。如果每台售價以4400萬元計,那麽,對應每年的銷售值為11.88億元、13.64億元和11億元。而自主品牌標準地鐵盾構國內市場占有率排名居首的企業同期的銷售台數分別為23台、18台和27台。對應的產值約為9.2億元、7.2億元和10.8億元。也就是說,目前國內盾構市場上,國外品牌和自主品牌分別居首的兩家的產值合計2010年為21.08億元;2011年為20.84億元;2012年為21.8億元。如果再將其他國內生產商的標準地鐵盾構產值設定為20億元的話(如果是這樣,海瑞克的市場占有率就不是一般的萎縮了),近三年,占市場70%份額的標準地鐵盾構產值每年大致為40億元。那麽,剩下的30%其他類型的盾構產值又會是多少呢?如果考慮到TBM和超大異型盾構單價較高的因素,用每年40億元進行統計應該是有餘量了。如此再進行合計,目前國內盾構市場每年的規模應為80億元左右。
盡管有謹慎的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國內盾構市場的規模應在50億元上下,而且,目前國內盾構的保有量已超過500台,今後即使新增,也不再會是一種誇張的狀況。這也就是說,將國內盾構市場規模設定為百億元甚至是以上,幾乎算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樂觀。
信心依賴能力提升
事實上,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還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即使是北京這樣的城市,目前也還不足以有效地應對一場特大暴雨的侵襲。因此,中國城市化建設還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在推進城市化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是離不開對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盾構裝備屬朝陽產業是沒什麽疑義的。目前,大量的市政管網工程、大型水利建設工程、國防工程等,都是盾構裝備潛在的應用領域。此外,盾構技術如何向其他領域拓展應用範圍,同樣是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目前,盾構裝備產業的困惑,主要是由產品構成與技術能力同質而造成,而市場失靈則是產業形成這種局麵的關鍵因素。盡管,需求縮水將加劇市場的競爭強度,有可能為行業內的重新洗牌提供難得的契機,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產業的基本格局。
如果說,“革命性技術”抑或是“顛覆性產品”才是創造市場、引領市場要件的話,它離我們還會有多遠呢?
“無冥冥之誌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以此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