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國際經濟形勢長期低迷,很多企業出口和下降消費對經濟提振作用有限,上馬各種項目,投資已經成為各地方政府不二的選擇,究竟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什麽樣的影響,會有什麽樣的趨勢發展呢?財經專家李克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李克:
中國經濟狀況最近出現了下滑,當然有我們自身的原因,也有國際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的負麵影響,所以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新興經濟體都出現了經濟問題。
從月度的角度來講,今年6月份整個日本的工程機械的供貨量出現了30個月以來的首次下降,不僅僅是對歐美市場下降,對中國市場的下降更大,達到了16%。除了一般性的工程設備以外,一些特種的工程設備,比如礦山機械設備下降的幅度也比較大。以煤礦工程設備為例,在國際市場不振了,也是因為美國現在逐步將發電燃量更換為更加低廉的頁岩氣,使得燃煤的價格從去年年終開始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和下調。煤礦方麵的工程機械的需求出現了很大的波動,包括日立電機預測今年全年將會在營收方麵下降30%以上。
並且日本的這些工程機械同行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們也保持了比較大的擔憂,因為大家覺得由於前段時間產能擴張過快,使得中國本地的工程機械類企業比日企情況更加嚴峻,包括中國建築機械的巨頭三一重工,一方麵在產能擴張方麵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出現了偏差,特別是對於歐美市場的經濟情況、有沒有見底、什麽時候複蘇等出現了一些比較模糊的判斷。所以使得在前麵的兩三年產能擴張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三一重工也在導入了新的銷售政策,比方不需要押金的,不需要投款的這樣一些做法,也是通過相當於金融杠杆化的做法,使得三一重工的持場份額在過去五年當中急劇上升。
但是在經濟出現低迷的情況之下,可能三一重工處理庫存這方麵需要的時間或者說承受的壓力,要比日本企業更加的嚴峻。所以在現在中國企業的挑戰是越來越深刻,體現在不僅僅是要對國內市場有判斷,也要對國際市場的走向判斷作出比較準確的分析。那麽這種情況之下才能夠對自己的企業的規模,在一些業務重點方麵能做出一些比較準確的判定,如果是在很多時候對國外的情況不了解或者做一些錯誤判斷的時候,就很容易在企業的產能方麵也作出錯誤的決策。
可是比較遺憾的是,這恰恰是目前中國的一線企業家們非常缺乏的能力,我覺得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否則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越來越龐大,在國際事務當中切入的或者說介入的深度越來越深刻,反過頭來會對中國企業的發展在國際市場影響力包括未來的話語權會產生比較大的負麵影響。所以今天大家越來越需要思考不是在怎麽做大的問題而是怎麽樣把自己做強,這個大和強不是天然劃等號的,我們的企業更多的要考慮怎麽樣提高自己的內生競爭力,特別是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如果沒有這方麵的東西,沒有在國際市場當中行業當中的話語權,在某些環節當中的定價權,中國企業在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處於不明朗甚至於會略微有些謹慎悲觀的狀態。
不要對中國經濟形勢過度悲觀,在過程當中大家也要知道我們要改善的地方到底在哪,我們需要提高的東西到底在哪,隻有在這方麵做好工作以後經過這輪調整可能我們能夠有一個更加強勢,更加健康的一個狀態,能夠重新走向國際市場,這個話題我覺得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