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近日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在京召開了“鐵礦石期貨對我國鋼鐵產業發展影響的研究”課題結題會議。發改委官員在會議上表示,在國內開展鐵礦石期貨交易“晚推不如早推”已經達成共識,推出鐵礦石期貨的條件逐漸成熟。
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巡視員李忠娟在會議上指出,在國內外鐵礦石供應逐步充足化、多元化,以及期貨、掉期、現貨市場迅速發展的環境下,在國內開展鐵礦石期貨交易“晚推不如早推”的觀點已經在各參與部門逐漸形成統一認識。我國推進鐵礦石期貨的條件逐漸成熟。
會議指出,目前國際主要礦石供應商和鋼鐵企業都在利用金融手段爭奪話語權,鐵礦石金融屬性日益顯現。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和消費國,已形成全球最大的螺紋鋼、線材等鋼材產品期貨市場。鐵礦石期貨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具有發現價格、套期保值等積極作用,但同樣也存在投機炒作風險,可將其作為促使鐵礦石價值回歸的一種選擇和方向,為我國鋼鐵及相關產業服務。鐵礦石期貨的推出,有利於鋼鐵企業鎖定利潤空間、降低生產經營風險。我國擁有較為完善成熟的監管環境,具備推進鐵礦石期貨的條件。
據悉,鐵礦石期貨的製度設計、方案比選等方麵將作為進一步開展的工作,為推出鐵礦石期貨做前期準備。
從全球範圍來看,鐵礦石作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原材料之一,已有了期貨和掉期合約品種。其中,2009年,新加坡交易所就推出了以鐵礦石指數TSI為參照基準的鐵礦石掉期合約品種。2011年1月29日,世界第三大鐵礦石供應國印度也推出了以TSI為結算價格的礦石期貨(IOF)。不過,鑒於目前國內對於鋼企特別是國企的限製條款,企業無法順利參與這些金融產品的交易。
包括商務部、證監會,鋼鐵協會、五礦商會、大連商品交易所(微博)、上海期貨交易所以及部分鋼鐵、貿易企業均出席了上述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