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在中、重型車用柴油機市場上,當歐洲地區已全麵實施歐Ⅲ排放標準時,中國還完全沒有柴油機排放控製概念。國內柴油機以落後近10年的各項指標難以望其項背。
12年過去,崛起的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YC6L係列柴油機,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創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其輕量化、高強度的結構設計,高效率的缸內燃燒技術,精確控製的電控高壓燃油噴射技術和清潔的尾氣排放控製技術,成為既適合中國國情、又達到國際水平的節能環保新型柴油機。
2011年,YC6L係列柴油機研發及推廣應用項目,一舉摘取了年度廣西科技界的最高獎項——廣西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2012年9月29日,在全區科技創新大會上,玉柴集團公司總工程師、玉柴股份公司董事長高級技術顧問沈捷代表研發團隊,接受了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授予的獲獎證書和百萬獎金。
“我們項目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麵。”沈捷告訴記者。
一是在發動機的結構設計上。項目在國內率先創新設計了“呼吸”更加通暢的四氣門結構;濕式缸套高位支承;油氣獨立回流和旋風式油氣分離強製內循環技術;強製冷卻活塞技術。通過這些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柴油機結構設計的重大突破,建立了柴油機結構設計核心技術平台。
二是在發動機的燃燒開發上。玉柴依靠自主創新建立了清潔、高效柴油機燃燒開發平台,形成了完整的開發規範。項目開發的燃燒係統,結合“呼吸”更暢通的進氣係統,實現了柴油機的無煙燃燒,徹底杜絕了柴油機“黑煙滾滾”的形象。國內首創的兩級順序渦輪增壓技術,使柴油機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再“缺氧”,動力更強勁。
三是發動機排放控製技術。項目率先在國內掌握了實現持續升級的國3、國4、國5排放標準的關鍵技術,大大縮短了與歐洲排放控製技術的差距。由於掌握了燃燒、電控高壓噴射和先進的後處理控製技術,玉柴分別於2004年、2006年、2007年、2011年先後開發出達標國3、國4、國5和歐VI排放的柴油機,均為國內首創,並使中國商用柴油機排放水平一躍達到與歐洲同步。
四是發動機電子控製技術。項目在國內率先掌握了柴油機電控燃油噴射係統的標定技術。憑借電控核心技術平台,將結構設計、燃燒、排放與尾耗處理結合起來,獨立、自主地完成了本項目所有機型的電控標定。自主開發電控控製策略,使玉柴成為國內第一家掌握並運用發動機電控核心技術的企業,並節省了上億元的電控技術標定費用。發動機電子控製核心技術的應用,讓玉柴離“零排放”目標更進了一步。
五是發動機遠程控製技術。項目在內燃機行業率先創新采用無線通信、網絡技術和IT控製技術,實現了發動機遠程控製管理。目前該項技術已在多個集團用戶投入使用,並且即將衍生出一個依托該技術的高新企業。
二
沈捷說,“YC6L係列柴油機研發及推廣應用”項目自2002年開始啟動,在持續9年的研發、產品拓展、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中,一大批科技人員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但讓他們欣慰的是,相比立項前8-10年的技術落差,今日的玉柴節能、環保型關鍵技術,已經大幅縮短了與國外技術的差距,基本達到歐洲同步水平。項目還先後獲得授權199項,其中發明4項,在國家各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3篇,參與4項國家標準製定、修訂,主持了1項行業標準製定。
自2005年開始,應用該項目技術成果的發動機產品開始批量投放市場,至2010年發動機年銷售量突破50萬台,在東風、福田、江淮、金龍、一汽、重汽等全國主流汽車廠的100多個主流車型上廣泛應用。2007年5月,玉柴在北京奧運會上成功競標,成為惟一一家國產發動機企業。此後,玉柴柴油機作為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車隊的主力發動機,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國朋友的認可。
此外,行內人士認為,該項目所研發的節能環保型關鍵技術的產品,平均每年可節省燃油費用達到50億元,減少的CO2排放量相當於植樹1.57億棵。
如今,該項目應用的核心技術也運用到了玉柴其它係列產品,如YC6J、YC6A、YC6T、YC4F等係列機型發動機的部分核心技術都是從YC6L項目中移植而來,並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其相關機型銷售81.5萬台,新增產值達到300億元,新增利潤29.6億元,新增稅收9.47億元。
三
“創新之路困難重重,但我們的科研團隊在傳統工藝技術上大膽創新;在技術難題麵前潛心研究,不斷攻克;在意見分歧中不斷磨合;在工作推進中密切合作,付出了艱辛的勞動。通過項目實施,我們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人員。”沈捷自豪地說。
工程研究院機械開發組主任鍾洪文2002年大學畢業後來到玉柴,成為了該項目組的一員,主要負責深度機械的開發工作。在老一輩專家們的指導下,他發明了四氣門柴油機汽缸蓋卸荷槽,解決了缸蓋裂紋等難題。鍾洪文告訴記者:“通過參與項目的研發,我掌握了發動機的性能開發數據分析;提升了處理機械故障的能力,係統掌握了機械開發的規範和項目運作的流程等,為今後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如今,在玉柴的工程研究院,從事內燃機研發的人員超過500人,其中,博士以上專家28人,碩士研究生76人,富有經驗的27大係列柴油機開發隊伍和具有跨國企業背景專家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公司技術創新體係的核心和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承擔著多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林誌強、馮靜、林鐵堅等博士已成長為國內著名的內燃機專家;覃壯革、覃文、陶澤民、鍾洪文等人已成長為重點項目或課題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