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日本央行在一次議息會議上宣布擴大原有資產購買計劃至80萬億日元。在日本經濟陷入通縮、美聯儲推出QE3的背景下,日本央行此種操作並不為市場所驚奇。
“全世界經濟不太景氣的時候,很多中央銀行為了維持宏觀經濟的健康狀態,執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是自然的事情。”日本央行駐北京首席代表新川陸一公開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GDP增速為0.3%,8月份CPI為-0.4%,這意味著日本經濟增長仍處在停滯狀態。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馮維江對此表示,“日本再失去十年的可能性很大,目前根本看不到好轉的跡象。”
日本或無計可施
“日本央行的操作空間非常有限,當前的政策利率(拆借市場隔夜利率)維持在非常低的0~0.1%的水平,沒有進一步的下調空間,所以隻能購買資產,即便繼續購買資產,日本1%的物價上漲水平在年底之前也不可能實現。”中國社科院專門研究日本經濟問題的馮維江研究員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論及日本經濟前景,新川陸一表示,日本經濟需要進行結構改革,“日本經濟存在老齡化的問題,我們的就業市場也需要改革,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婦女)回歸勞動力市場。”
另外,新川陸一還表示了對日元升值的擔心,“匯率突然大幅度波動對宏觀經濟帶來的負麵影響比較大。目前,很多日本出口企業由於日元升值,麵臨很大困難;而企業出口的大幅下滑對全國經濟的增長造成很大壓力。”日本內閣府8月公布的二季度出口對GDP的增速貢獻為-0.1%,給原本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日本帶來重大打擊。
馮維江認為,日元在短期內的升值壓力也會導致日本經濟複蘇麵臨壓力,“QE3推出以後,日元上漲的壓力更大,而且歐債危機的走勢對日元也構成一定的上漲壓力,日元已經被認為是一種避險資產,日本央行對此也非常緊張,但除了繼續購買資產之外,其工具箱非常有限。”
盡管新川陸一仍然非常強調央行貨幣政策對日本經濟的重要性,但他認為日本更應該關注財政改革。但馮維江認為,日本政府財力有限,從財政的角度引導經濟回歸增長的可能性非常小。
另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將從2014年4月開始,將消費稅上調至8%。馮維江對此表示,“日本政府此次加稅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提高政府收入,緩解當前的債務壓力。但1995年的經驗表明,加稅對於增加政府收入不會奏效。經濟不增長,政府收入難以增加,同時麵臨剛性的社會保障方麵支出,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的財政手段非常有限。”
日本經濟麵臨另一個“失去的十年”
新川陸一曾不止一次地對本報記者強調,日本存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勞動力嚴重短缺,這直接製約著消費需求的提升和政府稅收的增加。
據最近(截止日期10月1日)的一項統計,日本勞動力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減少0.2%,統計報告還預測,這個下降速度還會進一步加速。同一份報告還顯示,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到全部人口的23.4%,在全球內排名第一。
勞動力供給不足導致日本產出水平下降,而老齡人口占比過高導致政府負擔過重。“日本目前隻有中年以上的年齡段存在較大的消費傾向,年輕人的消費能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麵,勞動力不足和老齡化在不遠的將來將會導致日本儲蓄率的持續下降”,新川強調,而日本高額公共債務就是依靠日本的高儲蓄率,高儲蓄率因素的消失對日本政府而言是另一個長期壓力。
如果儲蓄率持續下降,日本爆發債務問題將不可避免,“日本政府在公債問題上隻能依賴代際轉移,直到最終違約重組。”馮維江表示。
除了勞動力短缺問題,從曆史上看,馮維江認為,日本金融機構與企業的匹配方式是日本經濟缺乏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日本是以銀行為主導的匹配方式,銀行根據傳統企業的經濟周期來進行放貸,進而從產業周期方麵進行風險控製;這種匹配方式與美國不同,美國是以市場為主導的金融機構-企業放貸方式,以市場為主導可以激勵創新,進而帶動經濟發展;而相比之下,日本經濟過度依賴外部刺激,日本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是因為美國的外援創新;過多依賴產業政策和政府的決策意誌,使得日本難以發展出一個強大新興產業,而且日本成熟穩定的社會也缺乏中國城市化所隱含的經濟動力。
東亞發展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河合正弘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笑言“日本政府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避免下一個‘失去的十年’,能否實現預期尚需時間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