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工程機械行業是中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然而,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轉變,2012年三季報顯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正正在集體“開倒車”。
對此,11月12日,十八大代表、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在接受中央台專訪時表示,工程機械行業麵臨產能過剩問題,唯一的生存法寶是不斷創新。
十八大代表、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在接受中央台專訪
工程機械行業進入寒冬已不再是一個秘密。作為徐工集團的掌門人,王民用冰凍期形容這個行業此時此刻的溫度。
王民:中國的工程機械已經進入了一個低穀期,經濟速度慢一點,絕對對中國的企業、對中國的企業家是一個苦練內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好的機會,要善於在這種經濟較低速的情況下來生存發展。
盡管工程機械行業隨著中國經濟開始緩緩回升,但仍麵臨挑戰。在王民看來,過剩的產能意味著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王民:我預感工程機械真的到了一個優勝劣汰,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了。最近有收購兼並發生,企業合作項目發生,產能太大,大多數企業造不出差異化的產品,中國永遠有需求,就看做不做出好產品,有沒有價格優勢,最後優勝劣汰。
逆境求生的關鍵還在於創新。11月8日,由徐工集團自主研發製造的,全球最大噸位的3600噸履帶起重機正式下線調試。根據需要,它可以拆分組裝成一個1800噸的起重機,這個創新產品已經獲得了訂單。對於創新製勝,王民很有信心。
王民: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人說2000家,有人說1000多家,就算1000家也夠多了,我們堅定這樣一條道路走下去,差異化競爭,作出差異化產品來。
中國工程機械的發展,不能局限於國內。近年來,中國企業家開始了海外並購的步伐。短短幾年時間,徐工就在歐洲收購並控股了3家企業。
王民:徐工去年10.8億美元的出口收入,今年至少15億美元,增長40%以上。
今年,徐工集團海外業務達到集團的15%,他們希望在十二五期間國際化指數能達到25%。事實證明,決策無誤。今年前三季度,全行業隻有徐工一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雙增長。王民認為,在競爭激烈的工程機械行業,具備戰略性眼光是勝出的關鍵。
王民:中國的工程機械雖然發展的很快,但是和第一流的比還是有所差距,如果我們認為可以了而盲目多元化,分散精力和資源,這就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