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年,擴大轉型、民生支出的意誌遭遇財政增收乏力的現實,結果就是財政赤字的鬆閘。
2013年,中央政府擬安排財政赤字1.2萬億元,比2012年8000億元的安排規模增加4000億元,增幅達50%。由此,我國赤字率(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從2012年的1.5%上升至2.1%~2.2%。
但由於2012年除了財政赤字之外,還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中調入2700億,兩項相加可支配總量達到1.07萬億,因此明年政府可支配財力的增加幅度實際上並沒有那麽顯著。
本報采訪的財政專家和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財政赤字安排的大幅提升反映了經濟結構調整和民生事業等剛性支出有所擴大,而財政收入短期內難以同步增長,從長期看是健康可持續的策略。此外,也有專家認為擴大赤字安排有利於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減稅,能起到有限的財政擴張效果。
政府發債規模或擴大
鑒於中央提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擴大財政赤字已經成為近期市場的共識,但1.2萬億的規模超出了市場普遍預期的1萬億左右。但也有機構預期,2013年財政赤字規模應該達到1.3萬億元甚至更高。
本報采訪的多名財稅專家和市場人士認為,赤字擴大表明2013年中央會在運用積極財政政策以及推進改革方麵有重要舉措。
國務院參事、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表示,乍一聽1.2萬億略感吃驚,此前他預期赤字會略有增加,沒想到增幅如此之大。他認為,財政赤字的擴大體現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穩中求進”方針。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為,擴大赤字表明,政府試圖通過短期財政赤字的上升去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這一財政政策的取向是市場化的、健康的。
在他看來,增加的財政支出有相當部分將被用於治理產能過剩,有針對性地製定調整和化解方案,並運用財政資金解決治理過程中產生的三角債、勞動力分流等問題。短期內,這部分支出是剛性的,同時也是積極可取的,有利於經濟結構變得更健康更可持續,從而為未來的財政增收和削減赤字打下基礎。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也分析稱,新領導集體執政第一年,財政赤字大幅擴大,表明中央在改革方麵將有更大舉措,改革任務也較繁重,需要支付較多的改革成本,包括大病醫療、社保以及公共服務均等化等等。
劉桓還認為,明年不僅中央財政赤字會增加,而且中央代地方發債以及地方自行發債的規模也將相應擴大,同時地方自行發債的試點地區也將有所擴大。
爭議財政風險
赤字安排擴大的另一麵是財政收入增長乏力,財政收支矛盾加劇。
2010、2011兩年,財政收入增長幅度較大,超收收入較多,結轉下年的資金也相應寬裕,因此,財政赤字安排由2010年的1.05萬億元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8000億元。
但是,2012年的財政收入增長大幅放緩,超收收入由2011年的1.4萬億元驟降至3000億元,可結轉下年的財力明顯不足。
財政部副部長李勇日前表示,由於財政收入增幅回落的趨勢明顯,今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收入10.9萬億元,同比增長11.9%。今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支出10.5萬億元,同比增長17.9%,支出增幅比收入增幅高出6個百分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財政收支矛盾將在未來一段時期逐漸顯露出來。”李勇說。
基於財政風險的考慮,一些財政專家不讚成大規模提高赤字。如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赤字擴大易,縮小難,不能依靠赤字來減少政府支出壓力;財政支出方麵的主要問題是結構問題而非總量問題。
但本報采訪的另一些專家認為,明年赤字安排提升至1.2萬億後,2.1%~2.2%的赤字率仍在3%的國際警戒線之內,無需過度擔憂財政風險。
減稅力度或超預期
用於調結構和民生的財政支出不能算是財政擴張,但一些財政專家和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赤字所帶來的額外可支配財力,多少會有一部分用於投資和減稅,從而對經濟起到有限的擴張效應。
現行結構性減稅政策最被詬病之處在於減稅的力度過小,隨著政府擴大財政赤字,這種情況可能會在2013年有所改變。楊誌勇認為,赤字擴大意味著政府會降低財政收入增長的目標,這樣就會有助於減輕企業的稅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結合稅製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各級政府要厲行節約,嚴格控製一般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
劉煜輝認為,當前積極財政政策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結構性減稅和縮減政府支出成為改革的兩個方向。財政赤字擴大表明明年減稅的力度要比市場預期的大一點。劉桓也表示,明年營改增繼續擴大試點之後,企業稅負動態測算減少的規模將達到1500億~2000億元。
劉桓也認為,明年政府會在關注民生的基礎上做一些基礎建設投資,往年工程也需要收尾,用於建設的資金也不會太少。
不過,擴張的程度可能相當有限。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認為,雖然市場非常關注政府財政赤字安排,認為赤字安排擴大意味著政府經濟刺激的力度會加大。但實際上,赤字安排的大小在擴張經濟方麵的邊際效用並不大,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融資量,而後者在現有巨大還貸壓力的製約下,也限製著地方政府刺激經濟的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