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的一處礦山工地上,一台重20噸的中型挖掘器正靈活地揮舞鏟鬥,將成堆石塊挖出、舉起、裝車。見到這台便宜的再製造機器毫不遜色於新機,38歲的礦主王誌勇掩飾不住內心的高興。
【案例】舊機再製造省下50萬
工程機械再製造,就是以舊的機器設備為毛坯,采用專門的工藝和技術,在原有製造的基礎上進行一次新的製造,而重新製造出來的產品無論是性能還是質量,都不亞於原先的新品。
王誌勇現在使用的這台挖掘機,是用舊挖掘器在武漢千裏馬工程機械再製造有限公司(簡稱武漢千裏馬)進行置換購買的。原本隻能當廢鐵賣個兩三萬元錢的舊機器,竟被折算成18萬元回收利用,新購買的一台總價53萬元的再製造中型挖掘機,王誌勇隻補交了35萬元差價。而一台全新的同款挖掘機,目前市場價格大約在90多萬元。王誌勇相當於省下了50萬元。
【市場】機械再製造前景廣闊
經過清洗、拆解等工序,一台廢舊挖掘機被分解成約1.2萬個零件。價值高、可維修的零件被重新修複,已損毀、關鍵性零件則被直接更換。最終,經過20天至25天的重新裝配、測試等環節,一台再製造工程機械就走下了武漢千裏馬的生產線。“2012年全年共生產86台再製造挖掘機,銷售額達到4100萬元。”武漢千裏馬公司總經理劉斌洲介紹稱,我國是裝備製造和消費大國,主要工程機械保有量達300萬台,大量的裝備超負荷運轉,即將進入報廢高峰期。巨大的產品保有量意味著工程機械再製造,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阻力】缺乏行業標準成瓶頸
據武漢千裏馬提供的資料顯示,其生產一台再製造挖掘機可比生產新品節省原材料85%,節省能源消耗75%,節約勞動力消耗80%,汙染物消減率達20%。武漢千裏馬因為在行業內成功擔當了“探路者”的角色,被評為國家發改委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和工信部首批機電再製造項目試點企業。
但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機械再製造業在國外已經比較成熟,有著統一的行業標準,可以對各種品牌、類型的工程機械進行再製造。而國內工程機械再製造行業缺乏統一標準,該企業再製造的工程機械,隻能是獲得授權的韓國某品牌挖掘機的一種。此外,舊機械回收係統不健全、專業人才缺乏保障等問題,也給這項產業在國內的發展壯大帶來了困擾,這些都亟待相關部門規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