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公布的2009-2010年國際競爭力報告顯示,印度在基礎建設方麵的排名位列世界第76。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印度的高速公路僅相當於中國的省級公路,平均時速一般不超過60公裏/小時,真正封閉的高速公路總長隻有200多公裏。曾經有中國記者團在2010年才投入使用的德裏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遭遇過長達3個小時的停電,印度電力係統的不穩定可見一斑。
好在印度政府已經有所察覺,並致力於改變這種現狀。根據印度“十二五”經濟計劃(2012-2016年),未來五年內印度將側重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建設”定義為驅動經濟轉型的動力。而在印度公布的第12個五年規劃中,僅僅未來五年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金額預計達到1萬億美元,投資領域包括公路、鐵路、城市基礎設施、商業和住宅建築、港口、電力、水利設施、采礦、石油、天然氣和機場等。
在2012-2030年之間,印度至少將GDP的10%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上。此外,據統計,從2007~2015年,印度投放到工程機械市場的資金累計達到400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的8年,每年約增加17%的投資額。同時印度房地產業蓬勃發展,家庭收入提高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得印度中產階級群體擴大,城市化率預計將從2001年的28%上升至2030年的40%。
這樣的消息對工程機械行業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利好。與國內低迷的市場相比,印度市場卻對工程機械需求旺盛。而印度本土工程機械產業的薄弱無疑給中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機會。據了解,目前雖然印度經濟發展迅速,然而印度國內製造的工程建築設備企業卻無法滿足新興工程項目的要求。
新的工程項目要求設備具有先進技術和更高的負載能力,而這些設備印度則主要依賴於進口。據了解,印度當地隻有28%的機械能適應國內市場,而且印度工程建築企業在本地購買工程機械需要至少兩年才能投入使用,但購買中國的工程機械隻需六個月就能立即到工地投入使用。與其他國家產品相比,中國的工程機械產品另一大競爭優勢是價格。印度當地從業者如此講“印度工程建築企業逐漸放棄購買德國、日本、美國等大國的工程機械的原因是中國的工程機械更便宜,能更迅速地投入使用。”
雖然通過數據可以得出印度對工程機械產品有廣闊的需求空間。然而印度每年工程機械設備銷售額在15億~20億美元的銷量卻讓中國企業對印度市場需求產生質疑。然而行業專家稱印度市場遠不能和10年前的中國相比,然而和中國有諸多相似性的印度絕度不可小視,同樣國土麵積廣闊、同樣是人口大國、同為金磚四國。從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經濟發展緊隨隨中國之後的印度市場在未來5-10年或將迎來工程機械市場需求的爆發期。
隨著印度經濟的增長,基礎設施投入的加大,印度必將成為中國之後的工程機械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