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冶1月31日發布的業績公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2年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實現淨利潤為-72億元左右,其中因承接中信泰富的西澳磁鐵礦項目計提合同損失31億元。
而2011年同期,中國中冶還曾獲得42.43億元的純利潤。
記者采訪獲悉,中國中冶出現如此巨額虧損,主因是受到三項計提的拖累:對持有的中冶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葫蘆島有色”)應收款項計提大額減值準備、對西澳大利亞SINO鐵礦項目計提合同預計損失、對西澳蘭伯特角項目計提資產減值以及多晶矽業務受行業影響虧損等。
測算,上述三項計提總共造成中國中冶2012年度淨利損失約93億元。其中,中國中冶對葫蘆島有色應收款項原本計提約69億元壞賬準備,但由於中國中冶此前已將持有葫蘆島有色的股權轉讓給了控股股東,轉回本年度及以前年度超額虧損約30億元,折算下來影響淨利為39億元左右。
2007年1月24日,中冶集團與Sino Iron Pty Ltd.(實際控製人為中信泰富)簽署項目承包合同,合同金額為11.06億美元,其後通過補充協議增加金額6.44億美元。此後,這一項目成本一增再增,到2011年12月30日,該項目合同金額增加至34.07億美元。
中國中冶在其公告中稱,雙方均認為34.07億美元合同額無法完成合同項下工作內容,為積極推動項目進程,已經為該項目墊付資金8.58億美元。
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表示,雖然資金一再追加但項目始終沒有出現實質進展,“肯定是規劃的後備資源開發難度較大,這兩個企業合作開發,也沒有形成有效的合力”。
據了解,2007年的鋼鐵行業,還沒有今天這般慘淡的境況。彼時,中國對鐵礦石需求旺盛,礦價也開始一步步高企,讓包括中信泰富在內的企業有了到海外拿礦的衝動。但中信泰富在走出海外過程中,最初設想過於理想化,特別是對當地的設計、環保等要求估計不足,這使得項目進程不斷推遲,而建設成本也隨之高築。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述項目不斷延期的過程中,此前大賺特賺的鐵礦石市場已在發生微妙改變。隨著未來鐵礦石的供給將麵臨過剩的預期,這一項目的經營前景也被蒙上了陰影。
除了西澳磁鐵礦項目計提損失,中國中冶還對持有的葫蘆島有色應收款項計提了人民幣約69億元壞賬準備。不過,由於中國中冶去年12月31日已將持有葫蘆島有色的股權轉讓給了控股股東,轉回本年度及以前年度超額虧損約30億元。中國中冶此項合計2012年淨利潤減少約39億元。
此外,中國中冶2012年度也對西澳蘭伯特角資產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人民幣約23億元。其中,2012年上半年計提人民幣18.1億元,並已在2012年半年報披露;2012年下半年計提人民幣約5億元。“這一計提減值準備將導致中國中冶2012年度淨利潤減少人民幣約23億元。”公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