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水線上,它們一刻不停地安裝零件;在成品車間,它們輕巧地搬運貨物,整齊碼放……雖然功能形態各異,但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自動化生產線,福鼎製造業主稱之為“類機器人”。
資源日益緊張,一些原本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消耗生存的企業如何轉身求突破?在政府推動、行業協會牽頭下,福鼎市28家化油器龍頭企業與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國機械工業協會等建立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合力推廣自動化,產能迅速提升。
截斷,傳遞,衝壓,成型,檢測……18日,在福鼎市華益機車廠精加工車間,記者看到,生產線上的機械手正重複著一個個簡單的動作,一根通紅的鋼條十幾秒後就變成了發動機的零部件。
自動化改造,讓華益真切嚐到了甜頭。“一台機械手,能代替30多個工人。通過3年多的自動化改造,員工從2008年末的1300人,減少到現在的1000人,產能卻提升了50%。”精加工車間管理員範永亮,是這一變化的見證者。
2007年剛到華益時,範永亮從事化油器連接件成品裝配。當時,像他一樣的裝配工有300多人,一人一天裝配1000件左右。2011年,車間自動化改造後,一個人操作一台機器,每7秒就裝配一台化油器。
華益的車間裏還有一些半自動化裝配線。“以前,一台自動化設備的目標是替代4到5個人,現在我們的理念是,一台機器隻要能把一個人釋放出來,就值得投入。”華益總工程師朱建玲說,目前廠裏正在研發用機械手代替人工的數控設備生產線,投用後生產效率可增加一倍,工人還能減少30%以上。
華益機車廠的自動化,走的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進行改造設計,使之符合企業生產實際的路子。與直接從國外購買自動化設備相比,成本大大降低。
“一台自動化設備,從國外購買要1000多萬元,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自行設計製造,隻要500萬元。”朱建玲說,2000年開始,華益就與清華大學等合作改造生產線,先是嚐試半自動化,慢慢發展到全自動化。
“生產自動化,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一邊是招工難且人工成本不斷上漲,一邊是利潤率逐漸下降,怎麽辦?靠設備來幫忙。”省化油器行業協會副會長、福鼎市豐泰化油器製造公司董事長張傳建說。去年初,他開始謀劃整合福鼎市化油器行業現有的自動化資源,推廣自動化應用,推動化油器行業升級。
“近年來,福鼎自動化生產企業越來越多。化油器行業產品種類有1000多種,若能發揮各自所長,互相取長補短,自動化就能迅速推廣,進一步提升化油器企業生產自動化水平。”張傳建說。
政企合力推廣自動化的成效正在顯現。張傳建說,目前中國每生產100台摩托車化油器,就有40台來自福鼎;每生產100台通用機化油器,就有58台來自福鼎;每出口100台摩托車化油器和100台通用機化油器,就分別有23.3台、44台來自福鼎。化油器正成為“福鼎製造”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