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四川新聞網消息,“我們全縣522個行政村,還有265個沒通水泥路,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成本高。”3月7日下午,四川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南江縣“五郎”黃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汪其德發言時,目光不時落在圓桌對麵,那裏坐著全國人大代表、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彭琳。(2013-03-09四川日報)交通問題始終是每年地方和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更是解決老百姓民生問題的重大內容之一。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意思是說經濟要發展,交通需先行。交通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因此有人把道路交通比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命脈,比作是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形象窗口。一直以來,中央和省委、首政府都非常重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2007年12月召開的四川省委九屆四次全會上就作出了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大戰略決策,通過近五年的努力,四川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筆者從魏宏同誌在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了解到,五年來,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報告》指出,基礎設施五年累計投資17183億元,是前五年的3.7倍。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主體骨架正在形成,變“蜀道難”為“蜀道通”更加成為現實。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6647公裏,通車裏程新增2400公裏、達到4334公裏,由全國第13位提升到第7位;國省幹線公路累計改造1.3萬公裏,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由50%提高到80%;農村公路新改建13.9萬公裏,總裏程翻一番;鐵路營運裏程3514公裏,增加514.6公裏;成都成為全國空港第四城;“四江六港”建設加快推進,港口集裝箱吞吐能力從5萬標箱增加到165萬標箱;進出川通道達到20條”。
就四川而言,通過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不僅要變“蜀道難”為“蜀道通”,而且要變全國路網的“西部終端”為“西部中樞”,變“內陸盆地”為“西部門戶”,變“四川自用”為“東中西部共用”,構建起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網絡。
正是這樣,道路通暢始終牽動著駐川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心,他們積極為加快道路通暢建言獻策,希望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期盼有更多的縣通高速,更多的村通公路。
據彭琳代表掌握的數據來看,通過前幾年的努力,四川高速總裏程達到4330公裏,已躍居全國前七,但每百平方公裏隻有0.9公裏、每萬人隻有0.47公裏。如此看來,四川道路交通還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也就是說四川高速與全國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不僅如此,農村道路交通更是落後於全國水平,從目前來看,四川仍有347個鄉鎮不通油路、833個建製村不通公路。正因如此,為切實解決老百姓行路難問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交通建設,提出要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建設更加暢通的交通網絡的新目標,力爭到2017年建成高速公路7000公裏,連同在建高速路,裏程超過8500公裏。如此看來,加快道路交通建設我們不僅有了目標和方向,更有來自中央和省委的大力支持,有了兩會代表委員的積極呼籲。正如彭琳代表建議,各級政府應將交通納入民生工程,建立投入保障機製。吳澤剛代表也建議,中央財政應加大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目前,四川省正在謀劃高速公路建設補貼機製,由中央、省、市各補貼一部分,從而降低建設門檻,增強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
我們相信,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全川人民的積極參與,到2017年建成7000公裏高速公路的目標一定會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