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告訴媒體,我國已成為世界裝備製造大國,但“大而不強”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的影響,我國裝備製造業麵臨著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嚴峻形勢。尤其是在高端裝備方麵,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開始將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裝備產品的生產和加工製造產業,由海外開始陸續收回至本土,並采取了很多鼓勵政策,如稅收減免、補貼獎勵等,鼓勵投資商、製造商回歸本土。
“由於他們本身具有很強的技術優勢、市場營銷優勢和品牌優勢,再加上政策扶持,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來說,是一個極大挑戰。”王瑞祥指出,當前,新興經濟體也在加快利用自身優勢資源,來吸收發達國家轉移出來的一部分製造能力,和我國爭奪市場、爭奪投資。如果我們缺乏應有的敏感和危機意識,應對不當,貽誤時機,不但無法改變現有的大而不強的被動局麵,而且還會拉大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並可能落伍於部分發展中國家。
王瑞祥說,當前先進技術靠引進、高端產品靠進口依然是我國裝備製造業麵臨的嚴酷現實。高端機床、高端發動機、高端儀器儀表及控製係統,均需要從國外引進。其中,高檔數控機床90%進口,數控係統95%進口,儀器儀表70%進口。在基礎零部件領域,為高檔數控機床配套的高檔功能部件70%需要進口,大型工程機械所需30MPA以上液壓件全部進口,時速200公裏以上的齒輪箱、2.5MW以上的風電齒輪箱、大型煤機齒輪箱、高速列車製動器、大型盾構機的電液驅動裝置等幾乎全部進口。雖然在船用柴油機方麵我國與國外先進企業開展了合資、合作生產,但關鍵核心技術和品牌依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我國仍未擺脫“打工式”的加工製造地位。
王瑞祥強調,對於我國裝備製造業來說,最關鍵的還是加快自主研發能力建設。國家要想辦法一方麵給予政策扶持,另一方麵要整合資源,組織技術攻關。“目前,我國的科研院所力量還非常分散,應該在整合集中方麵想辦法,大專院校也應該考慮如何參與進來。我相信幾方麵的力量組織在一起,我國一定能夠逐步攻破技術瓶頸,突破高端裝備製造業國外企業壟斷市場的現狀,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於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能夠提升整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高端裝備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