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6日從財政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獲悉:據國務院日前批複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到2020年,全國將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4億畝,其中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完成3.4億畝,通過統籌和整合資金完成0.6億畝,畝均糧食生產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可直接帶動種糧農民畝均增收約200元,每年約有3200多萬農民從中直接受益。
為何建高標準農田?
全國中低產田占七成,高標準農田貢獻1/4糧食新增產能
據農業部測算,在我國18.26億畝耕地中,高於當地平均單產20%的高產田約為5.5億畝,其餘12.7億畝為中低產田,占比近七成。而中低產田中易於改造的約為8.75億畝。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王光坤介紹,13億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必須下大力氣改造中低產田、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提高單位麵積產量,努力實現“藏糧於地”。
據悉,從2009年起,農業綜合開發率先啟動高標準農田示範工程,打造“永久糧倉”。近10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農業綜合開發資金1519億元,帶動地方、銀行、社會投入,累計在全國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2.7億畝,累計新增糧食生產能力810億斤,占同期全國增產糧食的25%左右,可謂“四分天下有其一”。
王光坤說,《規劃》實施後,可以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有利於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促進專業化、標準化和集約化發展,推動項目區農業科技進步,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保護和改善農田生態係統,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高標準農田怎麽建?
建設提速,每年新建4000萬畝;項目布局向糧食主產區傾斜
根據《規劃》,今後農業綜合開發平均每年新建4000萬畝高標準農田,這一規模高於近年來每年不足3000萬畝的水平,意味著今後高標準農田建設明顯提速。
高標準農田高在哪?王光坤介紹,簡單說就是通過實行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實現高產高效、旱澇保收。其綜合標準是: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通暢、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
據悉,在資金投入上,今後農業綜合開發將向高標準農田聚集,項目布局向糧食主產區聚集。統籌協調、突出重點、連片開發,強調綜合治理措施,到2020年完成1575處重點中型灌區的節水配套改造,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物質裝備水平,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顯著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
王光坤說,《規劃》的實施,標誌著國家農業綜合開發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中心,進入新的曆史階段。要努力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和空間,實現“藏糧於地”,為推動農業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