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能規模、經濟增長上看我省煤炭工業發展方向——
這幾天翻閱山西省七大煤炭企業集團2012年的業績材料,對比、匯總各家的原煤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變化:
2012年,山西省煤炭產量達9.13億噸,銷售收入達到11870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與此同時,全行業非煤投資574億元、同比增長26%,非煤收入7028億元、同比增長75.87%,占全省煤炭銷售總收入的59.21%。
這組數據意味著,山西省以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為特征的煤炭轉型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但成績屬於過去。今年,麵對國際和國內能源供應方麵的新挑戰、新形勢,山西省煤炭工業的轉型發展顯得更為迫切。
第一,從國際上看,受能源枯竭和環境汙染雙重影響,煤炭、石油等化石資源生產開發強度減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受技術限製;發達國家長期形成的能源資源高消耗模式沒有改變,占世界人口18%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消耗了世界45%的能源;新興發展中國家對能源產生新的巨大需求,今後10年新增需求將占全球增量的85%以上。因此,全球能源供需總量將呈長期偏緊態勢,資源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第二,從國內看,我國煤、油、氣人均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7.7%,但人均能源消費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對外依存度加大。其中,石油對外依存度過快上升,2012年達到58.3%。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29.5%,一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煤炭2012年產量36.5億噸,淨進口超過2億噸達到2.6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6%。
因此,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重點是提高能源發展的質量和效率,控製消費總量,這就是全國能源領域改革的新戰略、新方向和新形勢。
第三,山西省煤炭工業轉型發展麵臨新要求。
從產能規模上看:全省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到2006年,用57年時間煤炭年產量首次突破5億噸,而從2006年到2012年,僅用7年時間就突破了9億噸,直逼10億噸大關。可以說,近幾年來山西省煤炭產量大幅增長,走的是產能擴張之路。目前,全省煤礦批複總能力13.24億噸/年,“十二五”期間有20多座國有重點煤礦由於資源枯竭造成產能衰減,有近100座重組整合礦井和新建礦井由於受地質條件、開采技術和施工工期等原因影響不能按期竣工投產。到2015年,全省煤炭實際產能約為11億噸/年,去年年產量已經達到9.13億噸,我省煤炭產能規模增加的空間十分有限。同時,國家嚴格控製特殊和稀缺煤類開發利用,新的《煤炭產業政策》即將出台,要控製煤炭產能規模,依靠擴張產能規模已不是我省煤炭工業科學發展的方向。
從經濟增長上看:2008至2012年五年間,全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比例為 45.83%、7.6%、44.48%、49.48%和45.95%,其中非煤收入同比增長比例為79.31% 、29.66% 、66.98% 、62.04% 和75.87%,非煤經濟已經成為煤炭收入增長的重要力量。可以說,盡管山西省煤炭產量和價格提高空間有限,但煤的“循環式”利用、“鏈條式”增值空間很大。
2013年,全省煤炭行業惟有“放眼全球看全國、立足全國看山西、著眼行業看發展”,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善於運用“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充分估計困難,把握工作主動權,才能紮紮實實做好煤炭轉型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