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的概念很好,但如果成本非常高,政府就不能把中國人的儲蓄投資在高鐵建設上,可以放在其他領域。”在6日的2013博鼇亞洲論壇“政府與市場”分論壇上,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Phelps)的一句話引發了在場嘉賓對於中國政府是否該投資高鐵的討論。
2013年將是高鐵建設更加躍進的一年。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新建了2738公裏高鐵路網投入運行,預計今年新增的高鐵路網(包括城際線)達到5209公裏。
但菲爾普斯認為,高鐵成本高,回報率低,政府不應把中國百姓存在銀行的高額儲蓄投向高鐵建設。
法國電力首席財務官皮克馬爾(ThomasPiquemal)認為,中國投資高鐵是虧損的,但他對於是否支持政府投資建設高鐵並未表態。
此前也有中國學者對高鐵持否定態度,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認為,高鐵隻有在短途才能體現其優越性,像中國這樣廣袤的國家不適合高鐵。他還認為高鐵的高票價不僅不能解決運力緊張,反而因為壓縮了常規車輛,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客運運力的緊張。
論壇現場,香港財政司原司長梁錦鬆則是高鐵建設的支持者。他說,發展高鐵建設,從經濟角度看,可以帶動沿線城市脫貧,因為有研究顯示貧窮距離和大城市中心的距離有正相關關係,建設高鐵並不在於是否能在短期內獲得更好回報,作為基礎設施可以有更多輻射效應。
來自印度的匯豐銀行印度董事長基德維爾(NainaLalKidwai)更為理性,她說,需要對高鐵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行評估,看其可持續增長性。她認為,需要從環境、社會,以及更為長遠的、可持續的城市建設角度來看,而不是單獨從某個行業和領域來分析,“但我不太清楚中國的高鐵項目是否有這樣縱觀全局的概念和規劃。”
去年3月,世界銀行曾發布名為《把脈中國高鐵發展計劃:高鐵運行頭三年》的研究報告稱,在財務方麵,除去部分孤立線路,中國大部分高鐵已經夠收回直接現金成本(列車車輛和基礎設施運營和維護成本),城鎮人口和收入持續增長。
2013年1月,世行再次發布名為《中國的高速鐵路、區域經濟與城市發展》的報告稱,目前學界產生的新共識是:大型交通投資項目可能會產生的一些重大作用,是這種常規的成本效益分析法無法很好體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