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能造機器。但這種技術優勢究竟有何價值?價值不大,奧緯谘詢公司的工程機械市場專家羅梅德·凱爾普表示。據他分析,德國工程機械對世界市場來說好過了頭。
凱爾普因此預言,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將勝出,“中國企業處於理想狀態,因為它們擁有新興市場優先需要的東西:耐用、技術簡單、價格合理,且用戶可自行維修”。
雖然對西方企業來說,高科技小眾市場仍然存在,但該市場不會像大眾市場那樣強勁增長。因為將來經濟迅猛增長的地區不是西歐和美國,而是新興工業國家,例如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和一些非洲國家。
盡管德國製造商對新興工業國市場充滿信心,但凱爾普認為現實往往與預期不同。“西方製造商通常沒有適合這些地區的產品,”他說,技術先進的高端產品在那裏的銷售潛力有限。
因此凱爾普建議西方製造商盡快創建第二品牌或合資企業,因為在銷售額巨大的標準設備領域,機會已經減少了。
在東南亞中國優勢
在東南亞中國工程機械占據了地理優勢與價格優勢、產品適用,而且他們國內製造的工程建築設備企業卻無法滿足新興工程項目的要求,我國機械銷售自然水到渠成。
印度當地隻有28%的機械能適應國內市場,而且印度工程建築企業在本地購買工程機械需要至少兩年才能投入使用,但購買中國的工程機械隻需六個月就能立即到工地投入使用。與其他國家產品相比,中國的工程機械產品另一大競爭優勢是價格。印度當地從業者如此講“印度工程建築企業逐漸放棄購買德國、日本、美國等大國的工程機械的原因是中國的工程機械更便宜,能更迅速地投入使用。
近年來,菲律賓的工程機械市場不斷增長,價格競爭異常激烈。相比之下,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的物美價廉以及快捷的交付方式廣受菲律賓客戶的青睞。
對於目前的馬來西亞大多數用戶來說,價格仍然是決定購買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其次,售後服務等也越來越影響到客戶的購買意向。
所以看來工程機械行業為了銷量業績、為了利潤,不需要最好的,隻需要最適用的設備。當然為了長遠發展,技術儲備還是必要的。比如,中國高原地區、沙漠地區、極寒極熱地帶,工程機械的需求必然不同,找準企業賣的機械,才會大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