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一季度增長0.9%,超出市場普遍預期,但年化增長率高達3.5%,為2012年一季度以來最快,也高於美國的2.5%和歐元區的-0.9%的經濟增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四拿到了一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日本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一季度增長0.9%,超出市場普遍預期,但年化增長率高達3.5%,為2012年一季度以來最快,也高於美國的2.5%和歐元區的-0.9%的經濟增速。
一季度經濟增長主要受到消費者支出增長和出口攀升帶動,意味著“安倍經濟學”正開始見效,新刺激政策不僅給金融市場注入活力,也開始讓企業和消費者開始振作起來。
財富效應推升預期
在經濟中約占60%比重的民間消費增長了,為連續第二季上升,反映出消費者信心轉好。建築業也出現複蘇跡象,內閣府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建築業開工情況連續7個月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出口因日元對美元回落至四年半低點而受到提振,為GDP成長貢獻了0.4個百分點,盡管日元走軟導致進口物價上升。
為了幫助日本經濟擺脫持續20年的通縮,安倍晉三在去年12月底上任後打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以激進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深化結構性改革作為“三支箭”的刺激計劃,被業界稱為“安倍經濟學”。
此後安倍政府射出了“第一支箭”:出台了13.1萬億日元的財政刺激計劃,並任命了一位新央行行長。“第二支箭”是日本央行在新行長黑田東彥的領導下於4月4日推出了激進的“質化與量化”寬鬆貨幣計劃,目標是兩年內通過購買大量國債實現2%的通脹目標。
一季度GDP數據是安倍晉三上任後的第一個完整季度數據,被視為是其日本經濟複蘇計劃的第一份綜合成績單。這讓人們第一次有機會窺見安倍政策的初步效果。六個月前,主要經濟學家普遍預測日本經濟第一季度隻會增長1.8%,相比之下,周四公布的數字幾乎是這一預期的兩倍。
強勁的數據將幫助安倍保持很高的支持率,直到7月參議院選舉。但日本官員正全力消除因寬鬆導致的日本國債市場的劇烈波動。
第一季度的經濟增勢主要反映了內需增長預期改善帶來的心理影響。日本股市飆升造成了財富效應,令消費者感到變得“富裕”,推高了這一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消費支出。
今年以來,日元對美元和歐元分別下跌了16%和14%。同期日經225指數上漲了45%,是標普500指數漲幅兩倍,自去年11月安倍首次推出其經濟計劃以來的漲幅已高達70%。
野村證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木下智夫(Tomo Kinoshita)在周四發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報告中指出,隨著日元貶值和日本股市攀升,企業與消費者情緒近來大幅改善。他認為,這可能會構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周期,即情緒改善帶動消費與投資,進而進一步支撐情緒。
安倍“第三支箭”射向何方?
今年6月即將宣布的“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有可能為日本經濟帶來更多喜訊。迄今為止“第三支箭”尚未真正揭開麵紗,其中包括去監管化和創新等一攬子增長強化政策,旨在解決日本根深蒂固的結構性問題。
日本經濟已經迎來轉折點?當前下結論未免為時尚早,一季度的GDP成績單尚不能讓市場確信“安倍經濟學”能讓日本重現20年來難得一遇的經濟持續強勁複蘇。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Hideo Kumano)表示,不能相信得太早,隻有在更多跡象表明日本企業的創新和投資增多的情況下,日本經濟的增長潛力才可能提升。
不過,多數經濟學家預期日本經濟應當能夠保持第一季度的成長動力。考慮到第一季度“安倍經濟學”的效果才剛剛顯現,隨著政策掛上快擋,日本經濟未來還將進一步走強。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調查的40位經濟學家預計,截至2014年3月的財年,日本經濟將增長2.4%,高於六個月前預測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