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昨晚注定是個不眠夜。
歐盟委員會4日決定,將從6月6日到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後稅率將升至47.6%。
大約晚間10點左右,英利、天合光能、阿特斯、中電電氣等國內光伏龍頭企業都收到了這個不太樂觀的消息。他們已經對這樣的結果有所預期。
“接下來的2個月是關鍵,需要企業參與到協商中進行博弈和談判。”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對騰訊財經說到。阿特斯去年銷售額為13億美元,其中50.7%來自歐洲,2008年時更是89.5%的銷售額都來自歐洲。
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米月向騰訊財經表示,雖然該稅率在行業預期之內,但由於光伏行業本來利潤率就不高,歐盟的此次征稅仍然是利空消息。
2011年,中國向歐盟出口了總價值210億歐元(約合1665億元人民幣)的太陽能麵板和相關部件,出口量占中國光伏製造業總產量的70%。而中歐光伏雙反案也因此成為中歐迄今為止最大的貿易摩擦、全球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
而對於已經陷入營收與利潤雙重暴跌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這一消息更如雪上加霜。
中歐貿易戰或將啟動
“正在跟歐洲方麵核實消息。”4日晚上10點,天合光能副總楊曉忠在電話那頭對騰訊財經說到。
就在此前的15分鍾,歐盟委員會對華征收光伏產品反傾銷稅的消息公布:從6月6日到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後2個月稅率將升至47.6%。
對此結果,英利對騰訊財經表示“已有預期”,歐盟此前對華光伏企業展開過調查,英利是抽樣公司之一。英利也參加了由行業協會主導的抗辯準備工作。
與以往雙反調查的立案——初裁——終裁的過程不同,此番歐盟提出了臨時反傾銷稅的概念,但是行業內人士認為,2個月對於光伏市場這樣的長效市場來說,影響微乎其微。
據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了解,多數企業能接受的稅率應該20%左右,歐盟此番公布的47.6%的稅率雖在預期之內但仍然難以被接受。
對於已經陷入低穀的中國光伏來說,這一打擊將頗為致命。歐盟光伏反傾銷調查申請範圍涵蓋來自中國的全部太陽能產品,總體量近萬億人民幣,同時涉及中國光伏產業也有超過百萬人的就業崗位。
瞿曉鏵對騰訊財經表示,目前來看,中國產品暫時還是可以保持歐洲市場的產品優勢和競爭力,但是對於二三線的企業會比較難熬,可能扛不住。
米月認為,歐盟之所以將6月6日至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的稅率定在11.8%,是因為中國政府此前多次強調對光伏產業的關注和重視。
就在3日晚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應約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電話。李克強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關注當前中歐關於光伏產品的貿易爭端,希望雙方通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爭端,而不是打貿易戰。李克強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
在4號上午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姚堅也表示,磋商談判是兩國解決貿易爭端的根本途徑,希望歐方繼續保持談判通道暢通。中方談判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希望歐方慎重決定,繼續保持磋商渠道暢通,利用現有的渠道或者更高層的渠道來進行磋商。
“這個短期稅率隻是用警鍾的方式提醒企業,也是給中國政府更多的情麵和讓步,並沒有太大實質性的妥協和意義。”米月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