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社科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舉辦的產業競爭力發展研討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表示,隻要市場機製能夠在公平公開的環境中真正發揮作用,中國機械工業的產業競爭力一定能夠在此前若幹年高速增長的情況下繼續往前走,使我國變成世界上名副其實的機械工業強國。
產業競爭力處於上升通道
談及中國的產業競爭力水平,社科院工經所所長金碚表示:“從技術素質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工業化其實從總體來講並沒有達到中後期階段,充其量是‘中’,你說它已經後期了,從技術素質來說遠遠沒有。”他認為,傳統優勢產業在高端產品上仍處於劣勢,這也是產業藍皮書得出的結論之一———中國產業技術競爭力不強,部分傳統產業競爭優勢下降。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研究員張其仔認為,有18類傳統的優勢行業正在開始轉為劣勢行業,其中,農產品、“兩高一資”產品競爭優勢逐步消失。特別是“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從有明顯比較優勢的行業變為弱勢行業。
在部分傳統優勢行業競爭力下降的同時,中國近年來也興起一批新興的優勢行業。按四位碼分類,中國有26種行業屬於新興的優勢行業,這些行業主要屬於機械設備類和化工類,產業評估顯示,中國的產業升級近期仍有較大空間,機械設備、化工領域的潛在優勢最大。
藍皮書認為,2013年中國產業競爭力仍將處於上升階段。張其仔告訴記者,2013年中國產業競爭力有兩大趨勢。
一方麵,我國的產業競爭力總體上仍將有所提高。原因是國際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比較小,這對中國穩定出口增長是有好處的。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挑戰力度有限,這兩年引起的全球各國關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產業競爭力影響,從長期來看需要高度關注,但短期內對發達國家競爭力提升的作用非常有限。
目前來看,我國產業體係支撐的綜合優勢依然比較明顯。雖然這幾年國內麵臨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壓力,但我國勞動人口的規模仍然龐大,依靠大規模勞動力人口支撐起來的產業,相對比較優勢雖然會出現下降,但絕對競爭優勢仍然明顯。通過改革開放後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建立了產業間相互支撐的體係優勢,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力成本上雖然已經有了優勢,但是產業體係支撐的綜合競爭優勢與中國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另一方麵,中國2013年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也會有所提升,向核心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邁進的方向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與發達國家的競爭不僅會出現在部分高技術領域,而且將延伸到中等技術市場。藍皮書指出,要密切關注這些影響中國產業競爭力的不利因素。發達國家的技術創新能力正處於調整期。從產品空間結構看,發達國家的產品空間結構出現了一種“專業能力極化”現象,就是其優勢越來越集中於部分有優勢的產品,形成價值關聯很強、體係效應明顯的產品集群。
為此,專家建議,要高度重視產業安全問題,通過技術攻關實現高端產品的進口替代,也要實現進口的多樣化,避免對部分國家的過度依賴;要把提高縣域產業競爭力放到突出位置;要加強對跨國公司壟斷行為的監管;要加大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開拓力度;要協調好國際貿易收支平衡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係。
機械工業內在競爭力穩步提升
社科院工經所的研究顯示,世界經濟尚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國際市場需求增長緩慢。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的製造業大國和貨物出口國,國際市場低迷對中國機械工業的影響不僅在於機械產品出口增長乏力,更重要的影響在於通過產業鏈的傳導機製使國內機械產品需求出現了增速下滑。
然而,市場規模增長動力不足的同時,行業需求結構卻出現了快速升級。中國社科院工經所王燕梅副研究員表示,需求結構升級來源於兩方麵相互交織的動力:一是政策的拉動作用。金融危機之後,政府主導投資帶動的機械裝備需求更密集地集中於大型、高端、精密設備,2011年開始,雖然政府投資規模下降,但鼓勵產業升級、節能減排和綠色製造已經成為中國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的長期取向。在政府主導投資的大潮退去之後,政策的需求結構效應更加凸顯出來。二是市場自發的投資需求也在加速向中高檔機械裝備轉移。在目前的國際競爭格局下,低端產品的競爭日益激烈而利潤微薄,中國製造企業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出發也必須進行產品升級,從而形成了對更加高端機械裝備的需求。
藍皮書預測,在國際市場占有率方麵,歐美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戰略不會導致已經轉移到中國的生產能力回流,中國目前在機械產品生產中的比較優勢還沒有出現有力的替代者;在貿易競爭力指數方麵,2013年,如果機械產品出口增速處於較低水平,而國內國定資產投資也保持與2012年相近的水平,則可能導致貿易競爭力指數繼續小幅上升;在質量競爭力指數方麵,會保持穩定或小幅上升;出口均價方麵,如果世界機械市場需求能夠較上年有所恢複,按照最近幾年的走勢,價格也會表現出一定幅度的上升。
預測機械工業競爭力的走勢,蔡惟慈說,“我的感受仍然是在提高之中,盡管規模和速度可能有所放慢,但內在的競爭力在穩步提高之中。”
蔡惟慈表示,機械工業近10年來的高速發展得益於幾個方麵:一是高速增長需求的拉動,二是國家政策的導向和支持,三是行業內部改革所激發的活力,四是開放環境所帶來的發展機遇。這四點中,他最看重的是機械工業自身改革深化所激發出來的活力。
“為什麽我認為它的競爭力仍然在穩步提升之中?就在於倒逼機製使得我們感受到需求增長速度下滑之後的壓力。”蔡惟慈表示,為了應對壓力,行業更加注重創新驅動,依靠產品升級來開拓過去所沒有進入的新的空間。由此,行業提升內在素質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
蔡惟慈坦言,在硬件方麵,機械工業的很多領域,無論是企業的實力,還是產品都是有優勢的,但技術開發能力、質量保障能力,以及企業的研發試驗條件等軟實力與世界強國是有差距的。
他建議,要創造有利於優勝劣汰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使得市場機製真正發揮作用。“如果能做到這個,對於機械工業來講,我對今後的產業競爭力提升一點都不擔心。”他強調。
把握第三次工業革命機遇
目前,正在興起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盡管尚處於萌芽階段,但它將導致工業化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的依賴將逐步減弱,進而加速國際分工布局的重新洗牌。
藍皮書指出,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開啟的大背景下,各國同樣麵臨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博士鄧洲說: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製造業發展造成的巨大衝擊主要是對傳統發展方式的衝擊,但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廣泛使用,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發展模式的全麵變革與中國製造業實現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是基本一致的。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需要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挑戰,也從中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第三次工業革命有利於緩解製造業日益趨緊的要素約束。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將有助於中國製造業突破要素價格上漲的約束。一方麵,圍繞信息技術、精密製造技術、新材料技術的新興製造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將越來越大。這些行業對土地、資源、能源、普通勞動力等目前供給日趨緊張的要素需求較少,特別適合中國製造業麵臨的資源現狀。另一方麵,工業綠色化和智能化可以大幅度降低製造業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從而緩解製造業麵臨的要素約束。
第三次工業革命有利於加快傳統製造業的轉型與升級。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成熟將促進一大批新技術、新工藝應用於傳統行業,大幅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含量和生產效率,激活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內生動力。一些傳統產業還將轉型升級為使用新技術、采用新生產方式、滿足新市場需求的新產業。
有利於形成新的產業群體和經濟增長點。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是製造技術和製造方式的重大變革,在這一變革中,新型材料、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將成為增長最快的製造業部門。同時,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會波及服務業領域,催生新的生產性服務業部門,促進製造業的專業化和高端化。這些新興行業的發展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重要行業。
對此,專家建議,應把握第三次工業革命機遇,加快提升我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