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近日發布的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2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餘額38475.81億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億元,增長12.94%。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負責人指出,當前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存在債務規模增長較快、部分地區和行業債務風險凸顯、一些地方通過信托、BT(建設-移交)和違規集資等方式變相融資問題突出、融資平台公司退出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還存在違規擔保、違規融資、改變債務資金用途、債務資金閑置等問題。
2011年以來,各地累計償還和化解存量債務13317.21億元,占2010年底債務餘額的39.09%。
14省會城市債務逾期182億
審計結果顯示,部分地區和行業債務負擔較重。一是部分地區債務規模增長較快,一些省會城市本級政府債務風險凸顯,14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已逾期181.70億元。一些省會城市本級債務率和償債率指標偏高。
二是土地出讓收入增幅下降,償債壓力加大。
三是部分地區高速公路債務規模增長較快,償債壓力較大。
四是部分取消收費地區的政府還貸二級公路債務償還麵臨較大壓力。
部分地方變相舉債融資
審計結果顯示,一些地方通過信托貸款、融資租賃、售後回租、發行理財產品、BT、墊資施工和違規集資等方式變相舉債融資的現象較突出。2011年至2012年,6個省本級和7個省會城市本級通過信托貸款、融資租賃、售後回租和發行理財產品等方式融資1090.10億元;12個省會城市本級和1個省本級通過BT和墊資施工方式實施196個建設項目,形成政府性債務1060.18億元;3個省本級和3個省會城市本級的部分單位違規集資30.59億元,合計2180.87億元,占這些地區兩年新舉借債務總額的15.82%。
審計署稱,這些融資方式隱蔽性強,不易監管,且籌資成本普遍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蘊含新的風險隱患。
此外,還存在融資平台公司退出管理不到位,部分融資平台公司資產質量較差、償債能力不強等問題。2011年以來,經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融資平台公司和債權銀行三方簽字,共有61家融資平台公司按銀監會規定轉為“退出類平台”,但審計發現,上述公司中有55家未完全剝離原有政府性債務或繼續承擔公益性項目的建設融資任務,2012年底政府性債務餘額為7414.83億元。2012年底,在36個地方政府本級的223家融資平台公司中,有94家年末資產中存在不能或不宜變現的資產8975.92億元,占其總資產的3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