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3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吸引了國有、民營、外資等450多家單位參加,提供崗位約1萬個。“最難就業季”招聘會現場異常火爆,引發社會關注。據了解,這是上海市人保部門聯合教育部門舉行的今年第三場針對應屆生的大型專場招聘會,招聘單位都是免費入場。
盡管“就業難”成為2013年畢業大學生的頭疼問題,然而在一些行業依然存在嚴重的“用工荒”,工程機械就是這樣一個行業。據記者了解,從2004年至今工程機械技術類人才從沒滿足過行業需求。如今技術類人才是行業的香餑餑。
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觀念裏,士農工商四個社會階層等級鮮明,工最多隻能算三流。目前,很多大學生都拒絕當“工人”。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學而優則仕”的人才選拔製度和“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觀念。潛移默化之下,中國人在選擇工作崗位的時候,很多人事不願選擇製造業,進工廠下車間。因而產業空心化這種在發達國家出現的問題過早地在中國抬頭。這也是近年來中國勞動力價格上漲過快和工程機械行業利潤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2012年湖南省展覽館人才交流會場招聘會上。記者發現,中聯重科招聘的展位前,大多數駐足瀏覽者在看完崗位條件後選擇了離開。中聯重科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表示,這與公司招聘計劃傾向工作能力強、技術管理類人才有關。由於本次招聘會上大多數企業對應聘人員的學曆和經驗都有一定要求,因此應屆畢業生和普工類人才招聘門檻提高,而對中高層次、技術管理類人才需求較大,企業依然表現出求賢若渴的姿態。然而展位前的招聘者卻是“看的人多,投簡曆的人少”。記者走訪幾位參加招聘會的大學生,他們回複講,“下車間,別逗了。我們上了這麽多年學,怎麽也要在辦公室工作。”
“最難就業季”與“工程機械用工荒”形成鮮明對比,而要解決這一問題,轉變觀念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