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倡導創新,但真正創新卻存在種種障礙市場壟斷不允許創新、實際製度不鼓勵創新、職能部門不支持創新、宏觀環境不崇尚創新、企業家短視不追求創新……創新難產,中國經濟必將被其羈絆。
今天,中國製造風靡世界;可是,如果缺乏創新,中國經濟還能走多遠?
也許,是時候考慮這個問題了。
“大家說我是trouble-maker,其實我隻是巨頭們的麻煩製造者。”拿起話筒,總是身處風波漩渦的360掌門人周鴻禕似乎一言難盡。
6月19日,圍繞“創新”,數位業界大佬在當天舉行的安永企業家獎2013中國啟動儀式上爭相吐槽。
雖然江湖恩怨難以輕易斷言孰是孰非,但對於周鴻禕而言,來自於巨頭壟斷對創新的打壓這種有苦難言的感受是實實在在的。
“免費”是周鴻禕仗劍天涯的利器,但也正是這種讓他得以立足江湖並讓他本人引以為豪的顛覆式創新同時也讓他自己官司不斷、麻煩纏身。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360一度成為眾矢之的,遭百度、騰訊、金山、傲遊、可牛等多家互聯網公司的聯合聲討,反對奇虎360的不正當競爭。
“中國互聯網界一個很大的特點是這些巨頭同時是傳媒巨頭,他們有很大的話語權。因此,我也成了最大的"潑髒水"受害者。”時至今日仍自稱小企業創業者的周鴻禕與幾大巨頭的對立情緒顯而易見。
事實上,雖然周鴻禕氣憤難平,但市場壟斷排斥創新並不鮮見,在世界各國的市場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不過,讓人擔憂的是,在中國,創新的阻力顯然並不僅僅來自於競爭。
西安應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中藥成分提取業務的公司,總經理胡永衛提起中國醫藥行業的現狀不禁連連搖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的製度是不鼓勵創新的。”胡永衛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闡述了他自己的看法。
胡永衛舉例說,在醫藥行業,最重要的製度便是醫保製度。但是我們的醫保基本藥物目錄卻傾向於用老藥,而不是用創新藥,原因就在於創新藥的成本更高,而醫保看重的是費用水平。不在醫保報銷範圍內的藥品銷售當然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隻有極少數患者願意舍棄醫保藥品而選擇自費藥。
同樣來自醫藥界的北京普瑞康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新明對此深以為然,他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不但製度不鼓勵創新,事實上由於我們的官員都相對保守或者專業水平不夠,職能部門對於創新也並不支持。
發生在趙新明與胡永衛身邊類似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胡永衛告訴記者,一家同處同一高新區的公司研發了一款植入式醫療器械,但是一直不能通過審批,理由便是對於危害不能確定,最後隻好拿到國外去審批,再投入市場。“並不是真的危害大,而是不能確定危害有多大。專業水平不夠,同時害怕風險。”
如果再把眼光放遠一點,就可以發現,除了來自市場、製度與職能部門的羈絆,中國的宏觀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局限,也是客觀上冷落創新的原因之一。
“二戰之後,日本模仿美國,而台灣也曾模仿過日本,中國的企業目前也正處在主要模仿外國企業的階段。”安永企業家獎2013中國項目聯合主席蔡偉榮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的確如此,當山寨都能夠快速帶來巨額利潤的時候,創新被冷落便是必然的。在商言利,模仿便成為大多數企業家的選擇。
不過,這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對於中國經濟發展而言,後麵的路需要足夠的創新,企業需要創造中國自己的品牌。”蔡偉榮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這也是安永企業家獎將“創新”作為主要評判標準之一的原因所在。
沒有人反對創新是核心競爭力,但現階段的中國環境對於創新而言,似乎並不樂觀。那麽,這樣的環境會給中國企業家刻上怎樣的烙印?
客觀說,在中國市場上執著創新的優秀企業家不乏其人,例如馬雲。
這也是蔡偉榮的看法。他向記者介紹說,中國有很好的企業家,他們也拿到了極其看重創新的安永企業家全球大獎,例如福耀玻璃(600660,股吧)掌門人曹德旺。他指出,中國企業在工程、生產環節的創新做得尤其出色。
不過,如果仔細研究的話,卻不能得出中國企業家善於創新或者說願意進行真正創新的結論,而是相反,能夠將真正推動社會進步以及長遠發展的革命性創新作為目標的企業家寥寥無幾,也許,這便是中國市場環境帶給企業家們的烙印。
《安永—長江2013中國企業創新研究報告》由安永與長江商學院根據問卷調查和圓桌討論分析整理而成,報告顯示,雖然超過半數(57%)的企業將創新列為前三大戰略任務之一,但事實上,這些企業更普遍著眼於漸進式改良,並不一味追求突破創新。
近一半企業表示,其創新戰略的重點是改善產品或服務(25%)或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21%)。僅有一成企業(10%)將革命性創新視為創新戰略的主旨。從創新領域來看,多數受訪企業關注的焦點是產品、服務和盈利模式。
展望未來,合計52%的受訪企業認為,向現有和潛在消費者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是日後發展最重要的創新領域。隻有8%的企業將開發世界首創的產品與服務視為未來的重要創新領域。
缺乏秉持革命性創新理想的企業家,中國經濟前途如何?
投資人徐小平曾對比中美兩國的創業者,指出未來令人擔憂:“美國公司已有很多世界級企業,facebook、dropbox、spotify、pinterest;更有不少革命性的高科技公司,比如風能太陽能儲備技術、無線充電技術、大腦科技……兩者中國都沒有,中國主要是電商、網遊、製造等,由此看中美未來競爭,令人警醒。”
作為個人,也許可以滿足於來自複製與模仿的成功。但總要有能夠擔當的企業家,來考慮如何激發中國的革命性創新。
羅蘭—貝格大中華區副總裁陳濤是對此進行了深入思索的人之一,他給出的答案是在企業中建立機製支持創新團隊,“革命性的原創首創,不應該隻是靠個人,而應該靠團隊,應該靠一個企業的機製,所以在企業裏麵,尤其在國外更為成熟的企業裏麵,他的創新是係統化,體係化的創新,這樣的原創我們覺得是更可以依靠的。當然從整個社會上需要給這些原創,給這樣一些創新的精神更強的鼓與呼,支持他們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