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來,新一屆政府特別重視調結構、轉方式,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上。其中一些政策措施,例如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在不斷加大,對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一定影響。
我國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2480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其中,一季度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今年以來,新一屆政府特別重視調結構、轉方式,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上。其中一些政策措施,例如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在不斷加大,對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一定影響。
“盡管經濟增速回落,但政府顯然是意識到這種增速的適當回落是有利於調結構、轉方式的,所以盡管在回落,也還是很冷靜地堅持調結構、促改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從長期來看,這個決策是正確的。”
對於二季度經濟增速的回落,專家學者也認為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中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區間向中速增長區間的平穩過渡中。事實上,種種跡象表明,今天的中國經濟,正在轉型道路上加快前行。而在這條道路上所遭遇到的陣痛與摩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突出。
這樣的陣痛還將在一定時期內持續。“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摩擦和矛盾,而且在某些時點上這種摩擦和矛盾還會比較激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指出。
在這樣的陣痛與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所有企業一樣,在過去的十年中,工程機械企業不斷跑馬圈地,擴張自己的戰略地盤。然而,這種過於激進的發展策略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加快其發展速度的同時,也留下了諸多隱患。
屁股決定腦袋:一哄而上致產能過剩,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高額利潤率,也被眾多投資方所眼熱,中國重汽在青島投資建立海鬥事業部,生產挖掘機、礦用車;第一大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在合肥,成立熔盛機械,打造萬台挖掘機生產線,進軍挖掘機產業和旋挖鑽機產業;汽車名企奇瑞重工進軍農業裝備和工程機械行業,奇瑞迪凱重科品牌重塑;專注挖掘機、叉車、礦業車生產銷售。
自相殘殺、一哄而上,這是中國人做事情典型的思維模式。這樣的思維模式也工程機械行業山頭林立,企業明裏暗裏角力爭鬥,從隔空微博對罵,轉向推介會場兩幫肉搏。
挖掘機、裝載機、叉車、旋挖鑽機、攤鋪機、壓路機、銑刨機、汽車起重機、混凝土泵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等產品的產能過剩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通病。以挖掘機為例,據統計,中國挖掘機生產企業的規劃年產能約60萬台左右,但2012年全年的總銷量還不到12萬台,而挖掘機市場的年銷量預測到2015年也就15萬台左右,僧多粥少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惡性競爭。
鑒於此,相比前十年不顧一切拚增長,當前工程機械企業更重要的任務是控製財務和庫存風險,包括控製信用銷售、加強回款並降低庫存。同時,隨著微利時代的到來,工程機械企業需要采取新的經營模式,並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