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高鐵運營裏程全球第一的“高鐵大國”,近年來,盡管中國高鐵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致力於向海外輸出高鐵裝備乃至鐵路係統與標準,但至今仍未有“斬獲”。不過,記者今天獲悉,這一尷尬局麵有望於近期被打破。
輸出麵臨三重障礙
為何遲遲不能打開海外市場?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主要障礙有三重。
第一重障礙是,因為造價問題,與地鐵項目相比,高鐵項目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仍然偏小。譬如,連接中國兩個最大城市的京滬高鐵,總造價約2209億元人民幣;連接巴西兩大經濟城市的巴西高鐵項目,工程總預算約178億美元。造價不菲再加上經濟不景氣,修得起高鐵的國家數量有限,巴西等國雖然“雄心不小”,但政府財力有限,於是采用“BOT”模式,不僅政府在項目中直接資金支持隻占一小部分,對參與方的融資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而且參與建設的公司建設完畢後得獨立運營、自負盈虧30年。
對此,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報道說巴西是因為溫州動車事故謝絕了中國高鐵,其實,除了這個原因,由於建完還要負責運營,票價等又被當地政府卡死,項目風險非常大,因而誰遇上都要三思。”
另一重障礙是,中國高鐵技術已躋身世界先進,但相關技術進入海外市場還需要取得其標準認證。而海外認證的程序複雜、時間漫長,導致在部分項目中中國高鐵因缺乏相應標準認證而無法投標。在此前的土耳其高鐵項目中,中國高鐵便因為這個原因“出局”。
最後一重障礙則是,部分高鐵項目招標時規定,參與方需做出一定的本地化投資。如在部分國家,招標時除了要求技術認證,還要求投標者在當地建工廠、招工人。“等於間接要求在當地建立有資質的工廠,萬一最後沒中標,工廠怎麽辦?”
鐵總大單即將開標
雖然麵臨三重障礙,但中國高鐵“走出去”的計劃始終沒有中止。
據悉,包括南車集團和北車集團在內,中國高鐵企業目前拓展海外市場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將國產高鐵技術進行歐盟、俄羅斯、北美等多套標準的認證,未來技術認證障礙將逐步消失。
同時,相關高鐵企業也一直與印度、泰國等多個國家的高鐵項目保持接觸,據知情人介紹,“部分項目溝通比較順利,目前還在走程序,爭取能早日有所突破”。
此外,國家上月提出優先建設中西部鐵路後,中鐵投於8月2日集中發布了7個鐵路客、貨車招標公告,中國鐵路總公司及十餘家地方鐵路局攜總計726輛客車、28900輛貨車公開招標,業內人士透露,這份“大單”有望於19日開標。
“國內市場密集招標,國際市場可能有所突破,今年下半年,中國高鐵項目有望"全麵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