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現任三一重工總裁助理兼流程信息化部副總監、 CIO。1996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無線電電子學專業,碩士。一直在大型外企從事IT技術及管理工作,具有豐富的全球化管理經驗。曾就職於蘋果公司,並獲得過GoldenApple獎,在北美汽車配件公司期間負責亞太地區運維,2011年加盟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20多年前從做焊接材料起步,今天已經成長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最強的企業,服務和研發是其兩大核心競爭力。目前,三一重工在研發領域有4000多項國家,2012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整體服務上在2011年全國工程機械12項服務調查中有8項第一,2012年8項中有7項第一。取得這些成績,如果沒有信息係統的支撐是不可能的,卓越的信息化建設為這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巨人構建了敏銳的神經係統。
從2003年開始,三一重工開始步入國際化道路。為了開拓國際市場,三一重工陸續於印度、美國、德國、巴西建造了研發與製造基地。信息係統的國際化迫在眉睫。在國際化競爭中,三一重工也在尋找一位具有全球化管理經驗的信息化人才,經過多年的大型外企IT工作曆練、具有全球架構眼界的何宗東成為三一重工中意的人選。
2011年,對於何宗東而言是他信息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在這一年他加入三一重工,掌舵三一重工的信息化建設,而此前他一直在外資企業從事IT管理工作。
當三一重工的繡球拋來時,身在上海的何宗東最初有些猶豫。“這不僅僅是因為長沙和上海兩地的空間距離問題,文化的差異對我是很大的衝擊。”對於一直以來都在外企從事IT工作的何宗東而言,文化差異是個很大的挑戰。
最終,何宗東選擇加入三一重工,“我以前做IT工作都是在外資企業,管理的大多是外國人的事。給我很大觸動的是,三一重工在智利救援、日本大地震中為中國爭得了很多榮譽,所以我也願意加入三一重工為國內的民族企業走向世界出點力。”正是出於一種對民族企業的特殊情懷。何宗東選擇了三一重工,肩負起 CIO的職責。
優化信息化高速公路
筆者:三一重工的信息化建設起步於1998年的CAD工程,您能否講述一下最初的信息化建設情況?
何宗東:我們的總裁唐修國先生曾經講述過三一重工信息化起步過程中的一個故事。我們早期設計產品時采用畫圖紙的方式,當時我們設計了一款停車庫裏的停車裝置產品,這款產品全部的零件需要畫1000多張圖紙。那個時候正好需要改一個小部件,工程師告訴領導需要20天才能完成。當時領導感覺特別疑惑: “修改這麽一點點東西怎麽需要這麽長的時間?”在工程師講解完如何進行修改後,他感覺真的需要這麽長時間。於是領導就問有沒有其他辦法,工程師說可以引入 CAD,用電腦來畫圖紙。1998年,三一重工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引入國內的CAD軟件設計圖紙,後來推廣開來,幾百台電腦都使用CAD軟件。采用CAD進行設計,在一個圖層進行修改後所有電腦都是同步的,幾分鍾就能完成修改。從工程設計的角度來說,這是一次非常大的飛躍。
筆者:目前,三一重工的信息化建設情況如何?
何宗東:在研發上,我們完全采用數字化技術的支撐,不僅能在電腦中設計好圖紙,還能用三維模擬好,仿真模擬驗證後,直接去生產。今天,信息化發揮的作用更大了,我們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做熱力分析、受力分析、運動分析、疲勞分析等等。目前,我們全方位的信息化框架已經搭成,在業務方麵不斷地深入應用強化。對於一般的製造型企業的信息化而言,信息化前端是供應鏈管理,中間是ERP,後端是銷售和服務相關的CRM係統。從原材料加工到賣給客戶產品,到售後服務這條線形成連接供應商和客戶的價值鏈。在公司內部,從研發、到ERP,再到製造執行係統,是內部的一條技術鏈。在這條線上,我們從研發到資源管理到生產製造都實現了信息化。從研發資料的設計,通過與ERP進行集成,進行人、財、物料的管理,接下來就是MES生產製造執行係統。
筆者:剛進入三一重工的時候,您具體負責哪些工作?
何宗東:進入三一重工前期,我在董事長辦公室工作,這主要是為了熟悉公司的環境,因為國內的企業和外資企業還是有很大差異的。經過一段適應期後,我開始進入IT總部負責IT工作,前期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ERP做深入應用。由於受國內大環境的影響,過去的ERP雖然在應用但仍有不到位的地方。現在市場已經轉變了,要靠細致的管理才能降低管理、生產等費用,提高盈利能力。現在,我們有時間來做內部的深入應用和管理細化的工作。ERP在深入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相關運營指標大幅提升,有效地避免了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