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再製造一般來講都是整機再製造,是以零部件再製造為基礎,但相比之下,工程機械的整機再製造對行業反而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完善的整機再製造體係,有利於市場中新舊機之間的循環,並且對企業的新機銷售有特殊的輔助作用,整機再製造涉及的麵更加廣闊,利益也更大,例如一台挖掘機要再製造,先要經過清洗、拆解等工序,然後被分解成約1.2萬個零件,價值高、可維修的零件被重新修複,已損毀、關鍵性零件則被直接更換,在整個“製造”過程中還穿插著各種各樣的測試項目(包括使用專業檢測設備對修複前後零件的使用性能、使用壽命的檢測和修複後整機的檢測)。這一過程不但可以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而且對環境和產業的促進作用更大。
近幾年雖然有很多國內的龍頭企業競相進入這一領域,並攻克了諸多技術上的難題,然而相比零部件再製造的“熱鬧”,整機再製造則顯的“門廳冷落”究其銷售不旺的原因不過有三:
一、整機再製造相對於零部件而言起步更晚,因此發展相對零部件滯後也是正常。
二、整機再製造比零部件受傳統觀念影響更大,(國人對“二手貨”不信任感根深蒂固)而再製造後的整機被很多人視為二手機械,很多人認為所謂的再製造不過是噱頭,再製造隻是簡單的修修補補,因此寧願多花錢買新機也不願嚐試購進再製造整機,(甚至在很多經銷商眼中對再製造也是“另眼相看”)因此再製造的整機雖然與新機性能不差,但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仍是介於新機與二手機的尷尬產品。
三、目前正規的整機的再製造過程往往具有涉及麵廣、參與技術人員多、各部位修複難度不一和物流成本高等特點,因此其市場銷售價格往往為新機的80%左右,而源於市場實際用戶對再製造產品的普遍“偏見”,很多人對再製造整機的心理價位為新機50%上下,而心理價位與實際價格的差距,也很大程度的阻礙了再製造整機的銷售。
整機再製造要如何能突破障礙獲得成功,這可能需要我們去建立兩個平台,誠如濰柴動力再製造公司總經理李峰所說:“再製造業務能否成功有兩個關鍵點,第一是舊的發動機能夠回來,再製造的資源可用;第二是能賣得出去。為此,要搭建兩個平台,一個是產品的銷售平台,另一個就是回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