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月6日從安徽省地方海事局獲悉,“引江濟淮”暨江淮運河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該省已經成立該工程項目前期工作辦公室,項目建議書編製工作已經全麵啟動,計劃在今年底完成。整個工程爭取“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十三五”期間完工。
“引江濟淮”工程是一項跨流域、跨省、跨行業的大型調水工程,總的線路是從長江自流或引水到巢湖,然後經派河上溯後,抽水上崗,經江淮分水嶺入東淝河,經瓦埠湖調蓄後注入淮河幹流,再經蚌埠閘調蓄後繼續向北送水,全長約330千米(菜子湖線路)。該工程對解決淮河水資源分布不均、完善水資源配置體係、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構建江淮運輸水上通道具有重大意義,對河南、安徽兩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將起重大作用。
據安徽省地方海事局副局長王恩國介紹,“引江濟淮”暨江淮運河工程已被列入全國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和淮河流域綜合規劃等三項重大規劃之中。按照“方案周全、不留遺憾”的原則,該局進一步深入研究總體方案,優化工程布局,實現科學配置水資源、治理區域生態環境和打通江淮運輸通道的有機統一。
江淮運河建成後,將結束安徽省長江、淮河兩大水係水運分割的曆史。目前,安徽省境內長江、淮河兩大水係之間的航運要經淮河繞行江蘇洪澤湖、京杭運河到江蘇鎮江再溯流而上至安徽境內,沿淮區域的糧食、煤炭等重要物資南下以及沿江地區的冶金、水泥、化肥等工業品北上都極為不便,如果通過江淮運河,運距將可減少500公裏以上。
據測算,若要形成同樣的運輸能力,公路、鐵路、水路的基礎建設投資比為7∶3∶1,完成同樣貨運量,公路、鐵路、水路的運輸成本比為5∶3∶1,能源消耗比為9∶3∶1,水運的碳排放量更是隻有公路運輸的1/15。
同時,江淮運河還將打破安徽現有的航道網格局,使沙潁河、淮河、江淮運河、長江、蕪申運河縱向溝通,成為繼京杭大運河之後的我國第二條南北向水運大通道,成為連接西北華北與華東地區的物流主通道。而安徽省會合肥也將因此成為通江達海的內河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對推動合肥經濟圈建設,加快皖北振興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