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為我國實現經濟轉型勾畫了完整而明確的路線圖。一年來,沈陽市及各區、縣(市)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在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方麵探索出許多可資借鑒的嶄新路徑,取得了許多可圈可點的嶄新成就。從今天起,本報推出“走區縣看轉型”係列報道,為您呈現各區、縣(市)創新發展的新鮮經驗——
“現在我們正引進西門子能源管理公司,對我們全公司能源消耗進行全方位的策劃降耗,不久就要正式簽合同,第一年目標就是要把總能耗降下10%左右。”10月22日,三一重裝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誌宏向記者透露,別小看這10%,因為公司一年能耗的總費用就是7000多萬。
走進三一重裝,無論是綠色草坪、植物裝扮的廠房車間,還是飽含國際先進技術的產品,節能、環保、低碳的理念,已經滲透到企業發展的“血液”中。從掘進設備研發的節能到產品耐磨技術、截割技術研發的降耗,再到企業運行管理中的無紙化辦公,處處彰顯綠色工業的要求。
張誌宏告訴記者,企業推進綠色工業生產,其實是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近年來,隨著煤炭行業的走勢低迷,曾經財大氣粗的煤炭企業也開始“計較”小錢了,比如要求設備更節能、更耐用等等,這便給生產采煤裝備的三一重裝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上,三一重裝進行了耐磨技術、封閉式靜電噴塗等工藝技術的研發升級,使產品的能耗下降了20%,贏得了客戶的好評。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應用的信息化辦公係統,也讓公司嚐到了環保、低碳的甜頭。如今,從公司領導層麵的報告審批、信息閱讀,到車間現場的生產計劃、調度,乃至公司采購等方麵工作,全部在網上完成,不僅實現了企業的高效管理,同時也降低了紙張等耗材的消耗。
與三一重裝全方位的綠色生產十分相似,沈鼓集團從搬遷至今,始終將治理企業汙染作業技術改造的核心。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製,節能高效的產品設計、低碳環保的工藝流程,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該企業自主研製的產品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裝置用離心壓縮機、曝氣鼓風機、百萬噸級乙烯裝置用裂解氣壓縮機等,都達到了節約能源、降低鋼耗和保護環境的目的。
沈鼓集團環保部副部長金輝告訴記者,2007年,沈鼓投入2300多萬元建立了汙水處理站和中水回用係統,處理後的中水用於設備冷卻、產品試壓、衝洗廁所、廠區綠化等,僅此一項,每年為公司節約新鮮用水140萬噸,節約水費300多萬元、排汙費10萬元。
沈陽遠大企業集團也堪稱綠色工業的典範。遠大鋁業工廠集團設備經理石巍在采訪中告訴記者,噴塗是玻璃幕牆製造的重要環節,以往這一流程的汙染和浪費都不小,如今企業花大價錢引進了法國的一流設備,建設了密閉車間,這樣使噴塗的附著率由原來的50%達到了現在的90%以上。據測算,全年公司金屬粉采購量達到3000多萬元,工藝流程改造升級後,每年就可節約600萬元左右。
從被動的節能減排到自覺的綠色生產,鐵西裝備製造各大企業在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創建過程中,實現了曆史性轉型。市環保局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局長惠忠東告訴記者,從2010到2012年的兩年間,開發區工業COD排放量削減率為43.6%,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率為54.2%,工業能耗量下降了12%,工業新鮮水耗量下降了13.8%,工業重複用水率從60%提升到了75%,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了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