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電視台》、《京華日報》、《北京晚報》等首都新聞媒體的30多名記者聚集通州大運河畔,集體采訪了十二局集團承建的北京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13標段,這些見多識廣的記者,對建設者們科學施工、文明施工讚不絕口。
北京地鐵6號線是一條貫穿中心城的東西向軌道交通骨幹線,也是北京地鐵“三環、四橫、五縱、七放射”中重要的“一橫”。二期工程13標段為一站一區間,其中雙層雙島四線的新華大街站為全國最大、結構最複雜的的地鐵車站。針對工程任務重、工藝新、科技含量高的特點,十二局集團組織了一支學曆高、年齡輕、技術精湛、富有創新精神的項目團隊投入施工。施工之初在車站基坑開挖中發現了古通州東城門及甕城遺址,是北京市極為重要文化遺產。他們一方麵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遺址進行保護,另一方麵及時調整作業場地和程序,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遺址發掘與遷移對施工的影響,受到了地方政府和業主的一致好評。基坑開挖下挖5、6米見水、7、8米見沙,安全風險高,給施工帶來極大困擾,他們創造性地采取了坑內坑外“密集降水法”和邊牆“快速錨固封閉法”治水封沙,效果非常明顯,不僅確保了施工安全,而且加快了工程進度,實現了一舉兩得。28根高達14至20米的雙“Y”字型鑄鋼柱大空間結構是國內首次應用於明挖地鐵中的“高難度”施工動作,他們5次召開論證會優化施工方案,並成立科技攻關組進行專題攻關,先後破解了大型複雜工藝鑄鋼結構運輸難、裝吊難、焊接難和成柱精確度控製難等一係列技術難題,安全、優質完成了這項“第一次吃螃蟹”的任務,得到了國內權威人士的認可。
科學施工難變易。到今年10月中旬,13標段提前近一年時間實現了區間盾構施工雙線貫通,新華大街站主體工程業已順利完成,且安全好、質量優、重環保。由此,十二局集團項目部不僅成為了全線建設的標杆,同時也是首都新聞媒體追捧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