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9日,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月產第1萬台叉車順利下線。
從30年累計產銷叉車1萬台,到3年產銷1萬台、1年產銷1萬台,再到如今月產銷叉車雙雙突破萬台,55年來,安徽叉車集團從一窮二白出發,在磨礪中不斷突破自我。 “合力”開拓,不斷躍上發展新境界。
“經濟環境好的時候,大家都好;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企業的成色和質地才真正顯現。 ”董事長張德進說。
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行業總體景氣度趨降。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叉車集團所屬股份公司叉車銷量同比卻增長17.98%,高於行業增速6.82個百分點,市場份額繼續提升;實現營業收入、利潤同比分別增長9.77%、45.43%,利潤率在行業內遙遙領先。
近日,首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候選名單公示結束,安徽叉車集團的核心企業——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選提名獎,並成為全國叉車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這個全國叉車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這個國家創新型企業,已成為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產業鏈條最完整、綜合實力和經濟效益最好的工業車輛研發、製造與出口基地,主要經濟指標連續22年居中國叉車行業第一。“合力”這個商標,意味著凝聚精神、自我加壓、不斷挖潛。逆境,成為企業檢驗和加強“體質”的難得機遇。
10月中旬,安徽叉車集團合肥經開區生產基地,一輛車輪直徑達一人高、展臂伸向空中近十米的巨型叉車正在進行操作演示。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內燃叉車,由公司聯合合肥工業大學自主研發,一次可提升裝載46噸的貨物,它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扭轉了我國相關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麵。目前,安徽合力打造了完整的高端運搬裝備產業鏈,重裝叉車國內市場份額已占40%以上。
堅持自主創新、調整產品結構,合力實現產品由傳統的中間向兩頭同時突圍。一個是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另一個是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發展。企業目前已經形成了0.5噸至46噸全係列產品,500多個機型、1700多個品種的係列叉車、工程機械、重裝設備及關鍵部件產品線,全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不少產品填補了省內或國內空白。
我國目前工業車輛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安徽叉車集團公司技術中心,紀曉華是近800名科研人員中的普通一員。 “年初、年中、年末,研發都是公司重點考核對象。 ”她說,研發任務雖然重,但單從資金上看,技術中心從來沒有為缺錢發愁過。
數據顯示,僅“十一五”以來,安徽叉車集團共研發創新項目700多項,其中列入國家級、省級科技研發創新項目49項,新產品均具有完全知識產權,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截至去年,安徽叉車集團主持或參與製定國家標準15項、行業標準8項,標準的製訂量在同行業中穩居第一。產品——標準,成為這家公司的創新升級路徑。
8月底,世界知名的工業車輛行業巨頭——德國永恒力集團總裁主動拜訪合力,他在參觀消失模鑄造工藝、高強鑄件、新產品過程中,嘴裏不斷蹦出一個詞:“good”。
張德進回憶,1998年他在德國考察時,被問到中國人能不能吃得飽,讓他深刻認識到:“發展才是硬道理”。 “今天,在機器、設備、廠房等‘硬實力’上,我們不遜於國際一流公司,合肥經開區基地已是全球行業最大的單體生產基地。但在技術能力、管理能力、信息係統等‘軟實力’上,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 ”
差距就是提升的方向,差距就是潛力所在。管理層不斷提升公司研發能力和管理手段。如今,合力已擁有17條自動流水生產線,並建立了高級別的管理信息係統,實現業務處理與會計核算的一體化,生產效率提升了30%。通過信息化集成應用平台,合力與上下遊產業形成了快速高效的合作平台。僅上半年,借力產學研合作,其所屬上市公司便獲得了45項授權。
在張德進看來,中國已是全球第一大工業車輛市場,應有國際一流的品牌、一流的企業和一流的產品!“我們的目標是躋身世界行業前五強,跨入國際工業車輛領域第一集團。 ”
“中國合力,提升未來”,這句“有力量”的廣告語,體現了我省叉車工業的責任和擔當,表達了一個省屬企業的孜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