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產型製造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而服務在製造過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為適應重卡製造業產業鏈價值分布的變化,以陝汽為代表的重卡企業正在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陝汽天行健—重卡車聯網服務領導者
據了解,目前製造業發展正呈現出一係列新的特點和趨勢,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的背景下,全球製造業正在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中國提出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這一融合的基礎是產業融合,產業融合的關鍵是製造業崛起,製造業崛起的標誌是從生產型製造到服務型製造的轉變。
服務型製造是產業分工細化、專業化高度發展的結果,也得益於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以客戶為主導的時代的來臨。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更為容易;客戶不僅希望購買到優質的產品,更希望獲得高水平的服務或整體解決方案。在這種背景下,“服務型製造”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
陝汽6F立體大服務尊享——鑄就重卡行業第1品牌
汽車行業也是如此。長期以來,中國處於世界製造業價值鏈的低端,汽車產品的研發設計、金融等專業服務發展速度慢、規模小、水平低、成本高、服務模式落後,難以滿足先進製造業發展的需求。顯然,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變,有助於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實現汽車製造業的轉型與升級。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變,在企業微觀層麵表現為製造企業日益向服務企業轉型,即單純製造過程已不再產生更多的附加值;研發、物流、營銷、融資、技術支持等服務環節在汽車等行業銷售收入和利潤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在產業層麵表現為服務業不斷向製造業滲透,即以產品製造為核心的傳統發展模式加快向基於產品提供綜合服務的方向轉變,製造業競爭力越來越多地依賴於企業所提供的服務。
陝汽德龍新M3000重卡
從生產型製造到服務型製造的轉變,對汽車等製造業企業發展來說,意義在於可以延伸價值鏈,能夠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對產業發展來說,意義在於可延伸產業鏈,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城市發展來說,意義在於可推動經濟結構的升級,形成新的領先優勢。
在汽車行業,以陝汽為代表的重卡生產企業正在實現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變,這將有助於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實現我國重卡製造業的轉型與升級。據了解,經過不斷的準備,自2012年開始, 陝汽4大舉措、5項工程、6F立體服務、8大優勢以及“全價值暢行”客戶定製服務係統全方位地服務於重卡用戶。這種用戶與服務站技術人員的第一時間溝通,並且在第一時間內將實際應用中的情況進行反饋的形式,是陝汽為用戶配置的“貼身保鏢”,不僅“防身健體”,更讓用戶省心省力。
在市場上,消費者看到的是陝汽不斷地為用戶打造精品的服務產品,同時,默默耕耘在市場背後的服務力量同樣也讓用戶感到溫暖。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作為指導,陝汽將服務跟蹤變成服務指導,從汽車專業的維修到傳授專業的維修技巧,彰顯了陝汽重卡無形服務的正能量。
除了無形服務外, 陝汽還為用戶配備了天行健車聯網係統、融資租賃解決方案等具有個性化的服務形式,再配合經銷商、服務商、能源供應商、物流企業進行包括二手車服務在內的全方位的綜合服務,使得陝汽的轉型升級化繭成蝶真正實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