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發展階段看,我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期轉入中低速增長期;新時期的潛在增長率已由“十五”、“十一五”期間持續十年的超高速增長明顯下降,今後再現20%以上的高速增長已不現實;從潛在增長率看,GDP年增長率估計在7~8%,機械工業相應的增長速度應該在10~15%。
從經濟增長周期看,我國目前仍未走出“4萬億”投資帶來的高漲期後的緊縮階段,近年來“去庫存”有較明顯進展,但“去產能、去泡沫”的任務遠未完成,並對回歸正常發展仍有很大壓力。從這一角度考察,現在對經濟增速回升的預期不宜過高。
國際市場:
國際市場正在緩慢複蘇。鑒於我國機械工業有自身獨特的比較優勢,尤其是民營機械企業近年來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這一勢頭將有力地推動機械工業提高國際市場份額;因此對明後年機械產品出口溫和增長可以抱有謹慎樂觀的預期。
關於對需求結構變化趨勢的分析——
明後年機械工業有望繼續保持比較平穩而相對不高的增長態勢,預計產銷增長速度大體將處於10-15%之間,利潤增長大體在10%左右,出口創匯增幅估計在5-10%之間。
對具體小行業而言,常規發電設備和輸變電設備、冶金礦山設備、重型機械、普通機床等行業將繼續處於需求低迷狀態;高檔機床、機器人及自動生產線需求將上揚;工程機械市場將有所回暖,由大起大落逐漸回歸正常;汽車和農機產銷增速將逐漸回落,但大型高端農機產品市場仍將較旺。
三、關於加快轉型升級的思考
1、深刻認識市場環境的變化
從表象看,機械工業近兩年的頹勢是因為需求不旺,產能過剩;但這僅是表層原因,更深、也更本質的原因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但行業發展模式並未能隨之而變化。
我國已由短缺經濟轉變為過剩經濟;
市場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
賣方市場主要矛盾是解決有無問題;
買方市場主要矛盾是解決好壞問題;
賣方市場主要靠擴大規模獲取效益;
買方市場必須能人所不能才能發展;
支撐“十五”和“十一五”高速發展的市場基礎,主要是高速工業化階段井噴式爆發的巨大需求。是過猛的需求造就了特定時期的“短缺”現象。而短缺經濟環境培育了典型的“賣方市場”。
在“賣方市場”中,市場的主要矛盾是解決“有無”問題,是作為“供方”的機械企業有沒有足夠大的產品生產和供應能力;而需方則往往是“饑不擇食”,無法計較供方的產品質量和性能。
因此,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機械企業當務之急是提高生產效率和批量,主要考慮的是怎樣才能獲得更大的規模效益。在那種氛圍下,外延擴張,不斷新建廠房、複製生產和總裝線就成為業內的普遍選擇。這種發展模式已形成巨大慣性,從而埋下了今天困難的種子。
進入“十二五”以後,一方麵我國工業化已由初中期轉入中後期,井噴式的需求增長已轉向常態增長;另一方麵,在日益尖銳的資源和環境壓力約束下,“科學發展觀”越來越受到自上到下的認可,由追求“速度、規模”轉向“質量、效益” 已形成社會共識。
在此背景下,需求總量的增長更加趨於理性;但與此同時,前十年超高速膨脹的產能已到釋放期,“供給”能力大大增加。在這一增一減之間,“短缺”經濟迅速轉變為越來越嚴重的“過剩”經濟。
過剩經濟環境下,必然形成“買方市場”。
在“買方市場”下,主導權和話語權由機械企業轉入用戶方。用戶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必然對產品性能、質量、操作方便性不斷提高要求,同時貨比多家,要求價格盡量優惠。
在“買方市場”下,矛盾的主要方麵由解決“有無”轉向“好壞”。
能否滿足用戶不斷提高、日益多樣化的要求,成為衡量“好壞”的唯一標準。也成為設備製造企業能否得到用戶認可、最終爭得稀缺訂單的主要因素。
2、由追求“規模效益”轉向追求“稀缺性效益”
在前麵所述背景下,今天的機械企業必須由全力追求眾多同行都能生產的產品的“規模效益”轉向千方百計地獲取以企業自身獨特優勢為支撐的“稀缺性效益”。
“稀缺性效益”來自於——
性能質量和性價比高人一籌的產品;
人所不能的工藝絕招;
比同行企業更精益的管理水平;
能力超群、品質卓異、眼光遠大的人才隊伍。
為此,機械企業必須轉變外延擴張的習慣思維,致力於培育自身特有的核心競爭力。加大研發投入,重視試驗條件建設和人力資源投入,提高產品和工藝的創新能力;積極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追求產品和生產過程的綠色化和國際化,提高企業的生產和營銷管理的精益水平。
歸根結底,應對進入“十二五”以來的嚴峻挑戰,機械企業要更自覺地實施“主攻高端、夯實基礎、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為先”這五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