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企”字是由“人”和“止”組成的,即人才是企業的基石,是企業的不動產,是企業永恒的財富。做為企業的創始人,他在創業經曆中印象最深的可能不是如何研發產品、如何開拓市場、如何快速賺錢,而是如何在用人的文章上下足功夫。管理學大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原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就說過:“我最大的成就就是發現一大批人才;他們比大多數的首席執行官都要優秀。這些一流的人物在通用電氣如魚得水。” 在企業中,人才是第一重要的要素,企業隻有做好選拔人、關心人、培養人、使用人和留住人這五個環節,其他諸如產品、市場、生產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隻有使人才有能力、有意願、有熱情、有實效地把工作開展起來,企業才會在快車道上正常、高效、有機地運轉。
王登峰在講解用人之道
在茫茫的中國曆史長河中,春秋時期曾先後出現了一百多個諸侯國家,它們如同眾多企業一樣,在充滿硝煙的戰爭中生生息息,潮起潮落。然而,在一片混戰中,齊國、宋國、晉國、秦國和楚國五個“企業”卻脫穎而出。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出現了五位傑出的“企業家”,他們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春秋五霸之爭,首先是人才之爭。這五個諸侯霸主在用人上都有他的獨到之處,才將企業帶出一片嶄新的天地。本文就通過春秋五霸來闡述企業用人之道的五個環節。
一、齊桓公因人製宜選拔人。
隻有一流的人才才會造就一流的公司。選拔人才對企業的高速、穩定、長期發展至關重要。如果不能吸收一流的人才,哪麽這個企業就不可能成為一流的公司。如果企業缺少選拔人才的機製,企業慢慢就會變成一潭死水。確保一流人才的不斷加入,是企業跳躍式高速增長的基礎。在選拔人方麵,齊桓公絕對堪稱一流企業家。
齊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中國春秋時齊國國君(前685—前643年在位),薑姓,呂氏,名小白。在位時期任用管仲改革,選賢任能,加強武備,發展生產。號召“尊王攘夷”,助燕敗北戎,援救邢、衛,阻止狄族進攻中原,國力強盛。聯合中原各國進攻楚之盟國蔡,與楚在召陵會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內亂,多次會盟諸侯,成為中原霸主。
齊桓公為了大開賢路,招集天下人才,還設立了著名的“庭燎之禮”。齊桓公規定,凡國內官吏引薦其他諸侯國來的齊國做事的人,引薦得好,看所薦對象能力的大小,給予賞賜。引薦的不好,也不追咎。齊桓公還派人走出去四處招攬人才。“為遊士八十人,奉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遊於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使得齊國人才濟濟。齊桓公在管仲的推薦下,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長、盡忠職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傑”。任命隰朋為大司行,負責外交;任命寧戚為大司田,掌管農業生產;任命王子城父為大司馬,統帥三軍;請任命賓胥無為大司理,負責司法刑律;任命東郭牙為大諫之臣,主管監察諫議。組成了強有力的領導集團,最終輔助齊桓公完成霸業。
齊桓公的這些措施,經過曆代齊君的繼承,逐步在齊國形成了一種招賢納士的風氣,在齊宣王時還出現了“稷下學宮”。
齊桓公這種選拔人的機製頗值得現代企業研究借鑒。
二、宋襄公愛人以德關心人。
企業把人才吸收到公司並不是萬事大吉了,還要關心員工。一個成熟的企業家不但關心自己企業的員工,還要關心合作夥伴,甚至關心競爭對手的員工,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勝。在關心愛護人才方麵,宋襄公堪稱典範。
宋襄公(?―公元前637年),子姓,名茲甫,諡號曰“ 襄”,稱“宋公茲甫”,簡曰“宋茲甫”(先秦貴族男子用氏,故不稱子茲甫)。春秋中前期宋國國主(於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頗有作為的政治家,以仁義愛人、寬而待人見稱,被曆史稱為春秋五霸之一。
其一,宋襄公關心自己的員工。宋襄公是宋桓公的第二個兒子,他還有個庶生哥哥叫子魚。宋桓公病重的時候,身為嫡子(正室夫人所生)的宋襄公堅決不肯即位,他認為子魚是自己的哥哥,得讓他來做宋國的新國君,而子魚也堅決不肯即位,最終宋襄公還是登上了王位,登基後,他以哥哥子魚為相國,兄弟倆相親相愛一起治理宋國。在為爭奪皇位而殺君弑父、兄弟相殘屢見不鮮的中國曆史上,這也算一段難得的佳話了。
其二,宋襄公關心合作夥伴。晉國的公子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被迫遊走到宋國時,宋襄公以仁義之理款待了重耳,宋國剛戰敗,國家貧窮,但仍送出了20乘車的大禮。這對重耳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這個仁義的舉動為他死後5年化免了一場亡國之災,5年後又是楚攻宋,晉國出兵救宋,在城濮打得不講信用的楚國幾年不敢覬覦中原。
其三,宋襄公關心競爭對手的員工。在宋楚泓水之戰中,宋襄公訓誡下屬:“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就是說,講仁義的軍隊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義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敵人,不能攻打受了傷敵人,不能攻打年老的敵人,不能攻打未成年的敵人。這樣的仗還怎麽打?結果宋軍大敗。雖然宋襄公隻是名義上的霸主,然而他的仁義愛人之懷卻贏得了尊崇,被推上春秋五霸的地位。
宋襄公這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胸懷,在現代企業競爭中尤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