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農機產品種類超過3000種,除部分重點產品實施生產許可、3C認證及補貼扶持政策外,大多數產品主要依靠市場進行調節。我國很多農機產品行業集中度都在提升,但近些年也出現了很多小的企業或外部資本進入到這個行業的情況,這部分產品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水平不高,是今後需要重點監管的對象。
農機安全很重要,市場頻出質量問題
"農機產品直接涉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農機產品質量還不是很好,尤其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一些重點農機產品的質量逐年提高,由於農機產品種類眾多,整體上呈現出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國家農機具質檢中心總工程師靳鎖芳告訴記者,目前國家重點推廣和關注的農機產品,質量水平明顯提高,但一些重視程度不夠或者使用率稍低的農機產品,質量水平亟待提高,現農機市場上的主要質量問題概括起來,有以下四個方麵:
安全性不強。很多農機產品生產者不懂標準、質量、安全、工藝等方麵的知識,產品粗製濫造,致使很多安全防護裝置沒有或不合規範。
工藝性差。數量較大的農機生產者僅具備最基本的生產條件,其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較差。同時為了爭奪市場,降低成本,放鬆質量控製,在生產過程中,在材料使用上以次充好,在生產工藝中減少工序,設備老化,加工精度無法保證等等,致使農機產品質量差。
服務性不完善。根據《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農機銷售者要對農機產品質量負責,但在現實生活中,農民很難解決"三包"問題。
說明書不規範。按國家標準GB9969.1-1998《工業產品使用說明書》規定,使用說明書要明確標出產品用途和適用範圍,並根據產品特點和需要標出主要結構、性能、型式、規格和正確吊運、安裝、使用、操作、維修、保養和貯存等方法,以及保護操作者和產品的安全措施。但很多農機產品的使用說明書缺東少西,用詞含糊,不符合標準,完全不能正確指導用戶使用。
三方麵深度破解質量問題
從生產銷售者方麵
(1)受經濟利益的驅動,為了降低成本,他們采取用舊件拚裝,私自改裝以劣代優,減少工藝工序,仿造名牌等方式,全然不顧產品質量一味追求低價搶占市場;在銷售活動中,他們又采用了代銷售回扣等不法手段促銷,導致假冒偽劣產品,占據了農機市場的一個較大的份額。(2)從觀念上,不引進先進的技術和人才,沿用老一套的營銷和質量管理方式。一些生產廠家既無檢測儀器,又無專業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無能力改良產品性能,不以產品質量來擠占市場。
從消費者方麵
(1)貪便宜。我國農村經濟水平落後,農民的農機購買能力還是比較低,於是他們在購買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以價廉為首選。(2)無鑒別能力。因為知識缺乏,信息不靈,農機朋友對農機產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以及適用範圍不了解,也弄不清生產銷售單位的情況,對整個農機市場產品無法作比較。(3)維權意識差。法律意識談薄,是製約農機投訴少的原因之一。
從政府管理部門方麵
(1)缺乏宏觀上的規劃與指導。隨著市場經濟體製的改革深入,農機產品的管理和發展也要有新的探索和創新,現農機市場因為缺乏專業的宏觀調控,顯得有些零亂和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