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轉向新興市場求增長

2013-12-24 09:49:29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導讀:記者查詢國內工程機械領域兩大巨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公告發現,今年前三季度,兩家公司的營收規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淨利潤更是分別下降了將近一半。

情況確實不是很好,感覺行業的寒冬真就來了。”總部位於河南鄭州的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黎明重工”)運營經理張保生對記者說。

張保生進而表示,在黎明重工所處的礦山機械行業中,已經有不少中小規模的企業連工人的工資發放都遇到了困難,甚至有一些企業麵臨即將倒閉的風險。

礦山機械,也隻是工程機械領域一個分支的情況,另據記者了解,由於受到國際經濟發展緩慢以及國內經濟投資不活躍等因素影響,包括礦山機械領域在內的整個工程機械領域,今年都麵臨著不小的困難。

巨頭業績下降

記者查詢國內工程機械領域兩大巨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公告發現,今年前三季度,兩家公司的營收規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淨利潤更是分別下降了將近一半。

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的三季度報告分別顯示,今年1月~9月,中聯重科實現營業收入288.9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6.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7.95億元,同比下降45.48%;三一重工的營業收入則同比下降26.5%,為299.0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77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3%。

上述兩大工程機械巨頭雙雙下滑的業績背後,則顯示出行業需求的整體低迷。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曾在今年9月表示,自2011年4月以來,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的銷售額,已經連續27個月出現下滑,整體狀況不容樂觀。

蘇子孟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一方麵,是全球經濟呈現弱複蘇狀態,增速低於預期;另一方麵,則是國內經濟延續調整態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略有下降,貨幣政策調控更趨謹慎。

蘇子孟的觀點也得到了張保生的認同。張保生說,雖然黎明重工通過積極調整,穩住了國內市場業績,但公司位於上海的分公司,卻因重點麵向國際市場,出口業績受到了一些影響。

“從第三季度的數據看,上海分公司的外貿出口,已經比去年同比下滑了30%左右。”張保生說,造成此種狀況的重要原因,是國際市場的經濟下行,造成對礦山機械的需求下降。

國際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道格拉斯·歐博赫曼也曾公開表示,2013年是艱難的一年,公司前三季度的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接近110億美元,降幅為17%,這其中75%的減少,是源於以礦業為主的資源行業需求的下降。

卡特彼勒公司於今年10月31日發布公告稱,同比2012年第三季度164.45億美元的收入,今年公司第三季度銷售收入下滑至134.23億美元。

“工程機械行業受宏觀經濟和基礎設施投資的影響非常直接,去年以來經濟的下降趨勢不僅影響了中國出口企業,也影響到世界工程機械巨頭。”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工程農業機械分會副秘書長冀耀軍說。

除了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本報記者先後查詢的其他國內工程機械與礦山機械領域上市公司的業績發現,公司業績因受到市場需求變化影響變得慘不忍睹已是普遍現象。

其中,徐工機械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86億元,同比下降25.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6億元,同比下降46.3%;柳工實現營業收入92.7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61%;廈工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3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56 %,淨利潤1.33億元,同比減少138.17%。

下遊被迫過寒冬

黎明重工所處的礦山機械領域相關研報顯示,全行業利潤已經同比下降近50%,多家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減緩、下滑。

同樣以2013年前三季度為例,今年1~9月,處於專用設備製造業領域中的天地科技,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比下降18.21%,為81.9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36.11%,為5.17億元;山東礦機的前三季度營收則為10.17億元,同比下滑16.09%,淨利潤3534.18萬元,同比下滑59.02%;平煤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0.7億元,同比下降17.3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6.07億元,同比下降35.65%。

張保生表示,公司所處的礦山機械行業,無論是整體產量,還是整體利潤,都較去年有一個明顯的下滑。

據張保生介紹,黎明重工雖然是國內破碎磨粉行業的領軍企業,但這個行業並不像工程機械行業那樣已經呈現巨頭控製局麵,國內整個碎磨粉行業的大小企業,約有4881家,而鄭州就有1076家。

“其中的多數企業,規模都非常小,在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時,大小企業都能混口飯吃,但隨著經濟形勢的低迷,一些中小企業的日子就變得難過起來,原有的客戶、市場逐漸沒有了,最終導致這些企業連維持基本運轉都成為了挑戰。”張寶生說。

河南省裝備製造業協會副會長王峰表示,由於近些年經濟形勢一直不穩定,礦山機械領域很多中小企業已經被迫減產一半,“這些企業大多僅生產單一產品,抵禦風險的能力比較弱。”王峰說。

另一方麵,包括鄭煤機在內的不少裝備製造企業也因自身麵臨的銷售壓力,造成下遊的配套企業生存更加困難。

鄭煤機的2013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滑20.46%,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44.36%。

王峰表示,造成此種狀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內經濟不景氣造成煤炭消耗量減少,進而影響到企業的下遊需求。

眼下,鄭煤機的收入下滑,正在影響到下遊一些給鄭煤機提供配套配件的中小企業。此前,這些企業依靠為鄭煤機提供某個品類的專業配套零件,獲得發展,但隨著鄭煤機的需求疲軟,這些企業生產的配件又無法與鄭煤機之外的其他配件需求企業對接,最終被迫減產。

寒冬的機會

麵對行業低迷、市場不景氣,如何尋求突圍,便成為國內工程機械企業不得不麵對的難題。包括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和廣西柳工在內的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正轉向新興市場以尋求增長。

柳工已將觸角伸向了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地區,該公司一位高管此前便對外透露稱,目前在泰國出售的每3台裝載機中,就有1台來自柳工。此外,中東、東南亞、中亞等新興市場,也成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角逐的新戰場。

地處中部,被中小競爭對手包圍的黎明重工,則選擇將電子商務作為突圍的方向。該公司運營總監喬景亮表示,雖然公司第三季度的國際貿易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營銷轉變,公司今年的銷售收入仍有望增長30%左右。

喬景亮此前表示,截至2013年9月底,黎明重工的銷售額已與去年全年銷售額基本持平,達到5個億,同比增長32%,其中電商業務占比81%。

張保生說,公司效益的穩步提升,並非來自於行業需求的增長,而是來自於公司營銷策略的調整。“這從公司的客戶變化上也能看出來。”張保生說。

張保生表示,以前公司的銷售形態表現出來的狀態是,客戶數量非常多,但單個訂單的額度卻並不高,一個月能出個三五百萬元的單子就非常不錯了,但今年,大客戶的訂單數量已經比去年增加了127.8%,大單的銷售額相對於去年增加125.3%,這保證了公司整體銷量的增長。

“這一方麵說明,市場確實出現低迷,下遊的一些中小客戶的日子已經難過,另一方麵,也說明,如果能在行業低迷時期,依靠品牌優勢,從競爭對手嘴裏搶飯吃,同樣是有業績增長的基礎。”張保生說。

而隨著行業競爭對手紛紛效仿,黎明重工正在考慮開展電子商務,並研究創新原有的模式,將微信、微博、移動互聯網等,作為新的營銷手段,並通過開展主動營銷,豐富公司的潛在客戶數據庫等辦法打入相關市場的內部。

至今張保生都記得鄭州大學一位教授曾經對他說過的話—市場不景氣,對一些有技術儲備的企業而言,反而是一個機會,因為下遊客戶的要求更高,行業的一些企業將被迫停產,出讓部分市場空間。
 

本文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3/201312/2013122409492914.shtml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公路養護 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公路養護
周偉明:徐工XM200K路麵銑刨機助我走向成功 周偉明:徐工XM200K路麵銑刨機助我走向成功
陝汽綠色重卡為“美麗中國”努力 陝汽綠色重卡為“美麗中國”努力
核心技術助“三一”插翅騰飛 核心技術助“三一”插翅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