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2013年的最後一天,建設周期曆時3年的張涿高速公路保定段正式通車。
作為河北省西北部直達華北平原的便捷大動脈,張涿高速公路通車後,不僅有助於密切西北內陸地區和華北、天津沿海地區的經濟往來,緩解京張通道內過境北京的交通壓力,而且有助於帶動沿線資源開發,促進假日旅遊經濟發展,市民沿京昆、廊涿、張涿高速公路至野三坡旅遊景區的車程僅需兩小時左右。
橋隧占比過半的高速路
蜿蜒在巍巍太行之間的張家口至涿州高速公路是一條途經張家口市涿鹿至保定市淶水、涿州的快速通道,路線為北向南偏東走向,基本位於北京市六環與張石高速中間,與京化高速、京石高速、京昆高速、密涿支線及張石高速、京津南通道、榮烏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有機連接。
據介紹,2010年9月開建的張涿高速保定段起點接張涿高速公路張家口段,經龍門峽、九龍鎮、紫石口、三坡鎮、都衙、虎過莊、婁村、西水北,終於榆林村接張石高速公路的密涿支線,路線全長71.976公裏。這條高速公路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為100公裏/小時,山區段占整個路線全長的三分之二。全線共設置了16座總長26335米的隧道和38座大中橋(其中,最長的北龍門隧道全長4685米),橋梁隧道占比達48%,山區段橋隧比高達72%。
目前,張涿高速公路保定段沿線開通了白草畔、百裏峽、野三坡、淶水北等4個收費站,設有九龍、紫石口、都衙、淶水北等4處服務型互通立交,榆林村樞紐型互通立交1處,以及野三坡、淶水等2處服務區。
唐代詩人李白曾用“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的詩句來形容太行山道路的艱險。而穿行於太行山脈的張涿高速公路保定段,三分之二路段屬山區作業,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景區環保要求高,建設者們用百折不撓的毅力,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攻克了一連串難關。高度風險等級隧道——南峪隧道左線、右線全長均超過1700米,建設者們每掘進30米就進行一次超前地質預報,隨時了解斷麵的圍岩地質變化,為安全施工夯實基礎;張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全線最長的北龍門隧道開挖到2200米時,圍岩突現斷裂層和破碎現象,施工方將二級作業變為三級加強,既保證了隧道的施工質量,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產生。
路、人、景自然和諧的高速路
張涿高速公路保定段途經國家5A級旅遊景區——野三坡,沿線的龍門天關、白草畔、佛塔洞、魚骨洞、百裏峽、拒馬河等風光怡人。
為了不破壞景區自然風光,防止拒馬河受高速公路施工影響,保障路、人、景的自然和諧,設計者和建設者們用科技創新啟動張涿高速公路的建設“新引擎”。拒馬河橋被設計成為大跨徑連續鋼構變截麵箱梁橋,最高橋墩近70米,最大跨徑120米,結構宏偉、造型優美,猶如一條飄落山間的彩帶,形成拒馬河景區獨特的人文景觀。
針對景區懸崖峭壁林立、橋隧相連、多處峭壁進洞的特點,張涿高速公路采用隧道內設橋或橋上設棚洞等技術,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景觀,確保行車安全;三坡景區山水美,岩石直立性好,施工者對高邊坡采用光麵爆破,展示岩石的紋理美,為景區再添新精致。
工程建設中如何做到節能環保?張涿高速公路采用亮度可控的LED隧道燈和亮度智能無級控製係統為隧道調光。在車流量大時,隧道燈能保持較強照度的照明;車輛稀少時,隧道燈可自動調光,保持較低照度的照明,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電能。
在拒馬河1號橋、張家口至涿州方向的拒馬河3號橋路麵上,張涿高速建設者們開河北高速公路先河,埋設了橋梁車輛荷載動態監測係統,可對駛過的超重車輛進行提前預警。如果車輛超載,係統能拍下車牌號,自動發出預警,將車輛的車牌號等信息顯示在行進前方的情報板上,通過沿線廣播進行播報並提供給高速路政、交警部門,勸導其在大橋和監測係統之間的收費站下道卸載,保證路麵或橋梁不會因超負荷發生危險,有效延長橋梁和路麵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