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十大群像·製造業
2004年的時候,全世界都在討論中國能否成為世界製造中心的話題。如今,10年已過,這個問題有了肯定的答案。
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的裝備製造業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而且突破了眾多技術難關。從2009年開始,中國裝備製造總產值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並在國際市場開疆拓土。
10年來我們共同見證了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快速崛起,以及一個個產業在“野蠻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磕碰、衝擊、糾結與成長。
格力的奇跡
“我叫董明珠,可能有的人認識,有的人聽說,我覺得這不重要,因為董明珠能夠今天站在這裏講話,是因為有了格力,所以希望大家每個人都記住我們格力。”
2004年初,董明珠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並不是謙虛,那時候她的名氣並沒有今天這麽大,格力也隻摸到百億規模的門檻,在空調行業剛剛嶄露頭角。
很多人開始對董明珠印象深刻並不是因為這番話,而是在3個月後,她與黃光裕的對抗。2004年,由於董明珠激烈反對國美等大賣場的低價傾銷策略,格力與國美分道揚鑣。
看客們都認為,離開國美,格力必死無疑。但是接下來的日子,格力並沒有走下坡路,反而過得更好。他們開始自建銷售渠道,這在當時家電渠道商極為強勢的背景之下,幾乎不可思議。
2006年,董明珠寫了篇文《企業要有“工業精神”》,在文章中,董明珠首次提出了製造業企業要有吃虧的“工業精神”,要在技術創新方麵多幹實事、長期作戰,要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麵,要對未來負責,不僅關注現實的消費需求,更要關注消費者的根本需求。
在當時人人想賺快錢的年代,這種“吃虧的工業精神”似乎不合時宜,但事實是,董明珠的遠見和智慧再一次讓格力在家電行業腥風血雨的競爭中獨活在一片綠洲之上。
有遠見的企業不會遇到冬天,如今,在中國家電行業整體負增長的蕭條環境下,格力銷售額年均增200億無壓力,同行愕然。
顧雛軍的隕落
科龍原董事長顧雛軍曾和董明珠在同一個行業,但命運卻大不同。過去的10年,董明珠仿若天助,一路順風順水,顧雛軍卻隻能在高牆裏遙望自由。
一切皆因選擇的道路不同。董明珠醉心於空調事業,一心隻想把空調做好,而顧雛軍把自己定位為一個靠本事吃飯的人,有“開闊的事業和遠大的夢想”。
在2004年的一篇報道《“不務正業”的顧雛軍》裏,詳細地記錄了格林柯爾係掌門人顧雛軍當年如何借資本之手,並購科龍,控股美菱,收購亞星,縱橫於家電汽車兩大行業。
“用10億元的資本杠杆撬動上百億的企業”固然高明,但顧雛軍在政府關係的處理上卻未曾有其資本手腕的十分之一精明。
我們可以從《格林柯爾夢圓南昌》這篇顧雛軍於2004年發表的文章中,感受到顧雛軍在與地方政府打交道時候的傲慢與偏見。
顧雛軍在文章中說:“格林柯爾—科龍工業園在南昌的落戶不僅帶來了3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更重要的是將在南昌形成一個產業鏈。”他始終認為,“當地政府,我從來不請他們吃飯,我覺得我做好科龍,應該你來請我吃飯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