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衝擊波
中聯重科的故事是過去中國基礎裝備製造業由弱到強的佐證,而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高端裝備[-2.99%]製造業則是中國未來爭奪世界製造強國話語權的開始。
從2004年開始引進高鐵技術到2008年8月1日最高運行時速350公裏的京津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行,中國高鐵僅用了4年的時間就走完了國際高鐵強國幾十年的發展曆程。
2008年4月,舉世矚目的京滬高鐵正式開工。2010年6月5日至12日,在京滬高鐵即將開通之際,《中國經濟周刊》派出一組記者從北京出發,一路向南,穿越4省份,跨越千裏,深入京滬高鐵沿線及方圓兩公裏的土地,為讀者講述不一樣的“高鐵”之旅。
中國高鐵的發展令世界矚目,令國人振奮,但是2011年7月23日那場令人痛心的甬溫線動車事故讓世人震驚。我們派出記者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也是從那一年的7月起,很長一段時間,與高鐵相關的一切事情都成為了被人詬病的話題。
在就高鐵問題的專訪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絕對是值得尊敬的一位。在鐵道部前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因“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黯然離去後,74歲的王夢恕幾乎成了“鐵路代言人”。從高鐵形勢一片大好時的警告,到高鐵跌入低穀時的聲援,他的每一次發聲都在試圖幫公眾打開一扇通向真相的窗口,雖然,這並不是他的本職工作。
2012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經濟周刊》刊發《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回應中國高鐵建設八大質疑》,回應了民眾關心的包括建設是否過快、是否安全、缺錢停建、負債高、涉嫌腐敗等八大問題。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作為“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調查組技術專家組副組長,王夢恕對於調查報告隻給了60分,王夢恕表示因為報告還是想把技術問題作為主要原因之一,但他認為,“這次事故的原因完全是管理問題和責任問題。機器設備和人工是相輔相成的,不是說設備一壞就要出大事故。”把技術的問題拔得太高,自己把自己的名牌毀了,本來找中國談高鐵合作的人很多,現在沒人找我們了,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2013年3月10日《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公布,其中“實行鐵路政企分開”、“不再保留鐵道部”等內容被披露。3月17日“中國鐵路總公司”悄然掛牌。
2013年兩會期間王夢恕再次接受專訪,對於鐵路改革和鐵路債務等問題他進一步作了解析。王夢恕也坦陳了他對鐵路改革後的五大擔憂,如中國鐵路總公司可能會先修賺錢的鐵路,而不是最需要的鐵路;火車票價和貨運價格都會漲,火車票可能會比飛機票貴,貨運漲價會推高全國的物價;鐵道部和交通部合在一起,仍然各幹各的;銀行不敢再給鐵路公司貸款等。
快人快語、敢說真話讓王夢恕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風口浪尖。《中國經濟周刊》報道刊登後許多不敢發聲的鐵路企業都對王夢恕的觀點表示認同。
隨後,逐漸走出低穀的高鐵開始成為國家名片,國家領導人在外交中積極推介中國高鐵走向海外標誌著中國的高鐵事業在曲折中繼續前行。
托起中國大飛機
作為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又一代表,國產大飛機C919的進展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2011年4月,通過采訪業內多位權威人士,《中國經濟周刊》推出封麵文章《大飛機真相》,對大飛機進展狀況、資金來源、訂單狀況、國產發動機研製、關於大飛機的誤讀等做了全方位的闡釋。
據中國商飛公司2010—2029年市場預測年報顯示,到2029年,全球共需要30230架幹線和支線飛機,總價值近3.4萬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中國市場需要3750多架大型客機。
中國航空運輸市場對民用飛機的需求最為強勁,共需補充各型民用飛機4439架,其中150座級單通道客機2950架、雙通道噴氣客機802架、渦扇噴氣支線客機687架,總價值超過4500億美元。
報告顯示:未來20年我國單通道噴氣客機需求最勁。而C919正是這種類型的客機。難怪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評價“C919就在一個合適的時間推出了適合的機型”。
2012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經濟周刊》繼續推出追蹤報道《大飛機的四大進展》。2012年十八大期間《中國經濟周刊》采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林左鳴繼續關注大飛機的進展情況。
未來要真正達到ABC(分別為空客AIRBUS、波音BOEING、中國商飛COMAC)三足鼎立的局麵,中國大飛機的成功還有待國際市場的檢驗。
“上天入地”,我國海洋工程的發展同樣不可小覷。2013年12月《中國經濟周刊》推出封麵報道《探秘蛟龍號》,報道指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再次刷新“中國深度”下潛7062米,標誌著中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
蛟龍號已經成為中國經略深海遠洋的先行官,它引領著我國建造更多先進的裝備,去探索深海遠洋,尋找可燃冰、深海生物、礦物等那些珍貴的甚至是未知的資源。
2013年12月,前來參加由《中國經濟周刊》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經濟論壇的知名企業家、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副總裁餘衛平認為,雖然近幾年中國製造已經突飛猛進,但仍有不少軟肋和短板。落後的傷痕和飛速發展的美麗交織,這正是《中國經濟周刊》所追蹤報道的中國製造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