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為新疆加快對外開放推動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重大曆史機遇。自治區黨委提出要努力把新疆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醫療服務中心,建設成為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建設輻射周邊的口岸經濟高地
新疆有5600多公裏邊境線,與8個國家毗鄰,擁有17個陸路開放口岸,建有通向歐亞內陸的鐵路、公路、航空及管道四位一體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一是依托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和邊境合作區,建設並形成口岸經濟帶,依托周邊優勢資源,發展輕紡、食品、家電、石油化工、煤化工、電子、農業機械、機電產品、建材等產業。二是加大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一類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拓展口岸服務功能,大力發展倉儲物流、商貿、旅遊、住宿餐飲,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聚集。三是健全口岸服務體係。完善一類口岸大通關協調機製和二類口岸進出口保稅功能,加強旅遊促進、跨境物流園區、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和跨境電子商務平台建設,使之成為口岸經濟新的增長點。
優化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貿易結構
新疆是重要能源貿易通道,已建成從土庫曼斯坦經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到中國的天然氣管道A、B兩線;未來還將建設從土庫曼斯坦經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到中國的C線和D線,加上中哈石油管道以及正在規劃中的中吉電力輸送項目等,“能源經濟帶”已現雛形。下一步在擴大能源貿易的同時,不斷調整和優化貿易結構。一是抓好出口加工基地建設。引導和扶持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煤化工、新型建材、汽車、農牧機械、醫藥保健品、優質農產品(000061,股吧)、節水器材等出口基地建設,培育100家骨幹外經貿企業和100家有潛力的進出口企業。二是推進市場結構調整。針對中亞、西亞和南亞市場需求,推進邊境貿易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農牧機械、工程機械、交通工具、建築材料、蔬菜水果的生產,增加自有品牌產品出口份額。三是積極建設境外營銷網絡,鼓勵企業在沿線重點城市設立區域性營銷中心和售後服務機構。四是積極發展麵向沿線國家的貨代物流、勞務輸出、醫療服務、工程設計監理等傳統服務貿易,積極拓展服務外包、文化貿易出口等新領域。
打造貫通歐亞的物流體係
一是加快推進互聯互通。加快實現哈薩克斯坦“雙西公路”與我國高速路網對接。配合國家加快中吉公路、中塔公路建設。加快中巴喀喇昆侖公路升級改造步伐。開展中巴經濟走廊以及中巴鐵路、中巴油氣管道建設的前期研究工作。開通克拉瑪依、伊寧至中亞主要城市的國際航線,建設烏魯木齊國際通信超級核心節點。二是規劃布局物流節點。重點支持烏魯木齊、喀什等地建設一批國際物流園區,推進實施中國新疆—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州的物流通道項目。三是開通新疆各主要口岸至中亞國家首都的直達貨運班車。四是推進建設“中亞地區鐵路快捷運輸係統”,推動開通烏魯木齊至中亞國家主要城市的直達定點班列以及新疆至歐洲直達貨運班列,建設霍爾果斯至阿拉木圖跨境高速鐵路、中亞地區主要城市間鐵路直達列車,以便更好地聯結中東經濟區。五是擴大對亞美尼亞、巴基斯坦等國貨物包機出口。
強化對外開放合作平台功能
新疆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擁有財稅、金融、土地、產業等諸多優惠政策。建有20個國家級產業聚集園區,包括喀什、霍爾果斯兩個經濟開發區和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一是著力承接產業轉移,提升產業聚集水平。用好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和差別化產業政策,適時采取“飛地”、托管、股份製合作等共建模式,加快在國家級園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服務和推進上海合作組織多層次經貿合作。舉辦好“絲綢之路”合作論壇、上合組織商務日等活動,提升中國—亞歐博覽會的國際影響力。爭取上海合作組織的部分常設機構,如經貿、金融合作事務機構落戶新疆。三是進一步完善扶持喀什、霍爾果斯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及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設的配套政策,先行先試一批重大改革措施,提升對外開放示範效應。四是發揮新疆與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及俄羅斯地方政府間工作組(分委會)合作機製作用,協調經貿政策,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新疆與周邊各國在產業結構上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與俄羅斯、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歐洲的農業、製造業合作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一是推進“內引外聯、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向西開放戰略,聯合內地有實力企業共同參與在格魯吉亞、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境外經貿合作園區開發建設。二是參與互聯互通的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三是鼓勵區內企業擴大中亞能源資源類商品進口。四是大力推動農業“走出去”,與沿線國家在種植業、養殖業等領域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