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洞庭湖西的湖南漢壽縣,素以“甲魚之鄉”和“苧麻之鄉”聞名。這個水鄉稻田遍布的典型農業大縣,在中聯重科漢壽工業園2011年投產後,“工業強縣”終於一舉翻身。
在G5513高速公路太子廟出口不到一公裏,中聯重科漢壽工業園落戶於此。漢壽縣咼濱辰副縣長介紹,中聯漢壽項目2011年下半年投產,當年實現產值27.7億元,交稅3881萬元;2012年實現產值46億元,交稅1.05億元,在全縣工業稅收1.95億中占比超過50%。
咼濱辰認為,有了中聯重科這張名片,漢壽發展實現了飛躍。不但體現為工業化加速城鎮化,也促進了該縣的農業產業化和旅遊服務業發展。
漢壽並非孤例。4月下旬,筆者連續多日走訪湖南常德市所轄的津市、灌溪鎮等中聯產業有布局的城鎮和園區,了解到中聯重科從長沙總部出發沿G5513高速公路每隔50公裏左右布局一個工業園的產業下沉模式,對所在縣鎮的工業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提升效果明顯。
筆者走訪中亦觀察到,相較於大中城市,產業下沉到縣鎮後,基礎設施、三產服務能否跟上?土地、融資、人才壓力如何化解?一業獨大如何破解行業周期風險?這些問題有待研究,如此,或更能放大中聯模式的意義,為複製中聯模式提供更多可能。
布局工業走廊
中聯重科在湖南的工業園區,分布於4個地市、12個縣市區,在長沙總部向西、長達260公裏的沿線上,打造了一條平均每35公裏就有一個園區的工業走廊。中聯重科也由此成為3個地市工業的重要支撐、7個縣市區的重要財政來源。
中聯重科灌溪工業園,距長沙150公裏,中聯塔機主要產地,2012年實現產值120億元,約占鼎城開發區規模工業產值的70%。常德市鼎城區副區長雷建國介紹,灌溪鎮成為“中國塔機示範鎮”後,受益頗多。灌溪7000戶,人均一戶有一人實現園區內就業,地方富有,社會和諧,“有事做、閑人少、有錢花、治安好”,綜合發展水平在常德200多個鄉鎮中名列前茅。
中聯重科津市產業園,距長沙約260公裏,中聯車橋基地,同時也是二汽重卡的配套供應商。中聯車橋2012年實現產值13億元,多年的津市納稅大戶,占當地工業產值比約1/4,稅收占比約1/7,帶動效應明顯,10多家企業與之配套,這裏有全國最先進的重卡車橋生產線。
中聯重科漢壽工業園,距長沙約120公裏,主產混凝土攪拌站和中、小噸位汽車起重機。2011年下半年投產後即改寫漢壽工業曆史,目前帶動13家配套企業入園,裝備製造業成為農業大縣漢壽的第一招牌。
上述工業園區,是中聯重科工業走廊的一部分。中聯重科詹純新董事長在今年“兩會”上向到湖南團聽取意見的李克強總理匯報時表示,產業集聚是城鎮化建設的關鍵。
詹純新認為成熟並且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產業落戶到城鎮,帶來了新觀念,帶來了人才,帶來了資金,帶來了技術,帶來了市場,從而實現“建設一個園區,集聚一批企業,形成一片城鎮,繁榮一方經濟”。而且能吸納農民就業,反哺地方財政,促進三產繁榮。
走訪中多名地方官員亦認同詹純新的觀點。咼濱辰認為,知名企業入駐,樹立了標杆,招商引資有了“頭羊”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