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氣”精神的背景
說到“三氣”精神,有必要介紹一下“三氣”精神創導人:周泉鑫。
周泉鑫,是林業部常州林業機械廠的離休幹部,解放前參加黨的地下工作。1977-1988年,於常州林機廠(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任黨委書記。
1977年文化大革命剛結束,國家百廢待興,常林廠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是武鬥的居點,也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重災區。當時工廠班子渙散、管理混亂、產品低劣、經營虧損、職工情緒低落,周泉鑫走馬上任,就向職工群眾表態,一年300天以上吃住在工廠,與職工同甘共苦,和大家一起改變工廠現狀。他住在工廠集體宿舍,每天早晨上班前,巡視車間;班後在生產科,與廠領導、部分科室幹部、員工聊天,了解經營情況;晚上,在職工澡堂洗澡時,和職工拉家常。他對職工的訴求,職工的思想動態,經營情況了如指掌。由於他對工廠的情況了如指掌,看問題非常準,采取的對策有針對性、措施非常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選拔幹部同樣是實幹型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以周泉鑫為首的廠領導,敏銳地意識到,一個成功的企業必然有一群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組成,這個隊伍的整體素質將決定企業的形象和發展潛力。為此,常林率先開展以“工廠有名氣、隊伍有士氣、職工有誌氣”的三氣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使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得到強化,時時處處為工廠爭光,使職工的精神麵貌得到升華。
2、“三氣”精神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工廠有名氣,是常林前輩們辛勤耕耘的結果,是一代常林人無私奉獻的結果,是靠市場檢驗、客戶評價得來的,是靠產品質量和優質服務得來的,是靠常林人的人品來維護的。一個企業的生存靠產品,一個企業的形象也靠產品。
隊伍有士氣,是一個有一支過硬的幹部職工隊伍,並有一個堅強有力的班子來帶這個隊伍,帶領廣大員工去拚搏,去奮鬥,去為工廠爭先。
職工有誌氣,則充分表達了工廠對員工的信任,同時激發員工的鬥誌和潛力。多年來,常林不僅要求員工、幹部具有創新精神,還要求他們在困境中樹立鬥誌,順境中養成憂患意識。
常林的“三氣”精神,成為凝聚、激勵職工的重要精神支柱,無論企業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起到穩定劑的作用。
當年常林經常講“質量無小事,質量問題小題大做,質量管理如履薄冰”這幾句話,質量管理是非常複雜、非常艱辛、非常繁瑣的事情,不是靠一紙公文、一個流程、一個製度能解決的。是腳踏實地、真幹實幹的事情。
“三氣”精神,使常林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實現了跳躍式的發展。1984年,3噸木材裝載機獲“國家銀質獎”,1990年,工廠獲“國家質量管理獎”大金牌,90年代工廠成為工程機械行業骨幹企業。